立德树人成就最美师德征文怎么写?( 三 )


有爱心 , 才能成为孩子们的朋友 。我们要俯下身来和孩子说话 , 千方百计的接近他们 , 接近童心 , 接近孩子的思维 。把它们的问题当着自己工作的突破口 。有爱心 , 我们多了些欢笑 , 少了些误解;有爱心 , 孩子们多了些信任 , 少了些冷视;有爱心 , 家长多了些放心 , 少了些担心 。
爱心是爱岗敬业的最好诠释 。我说过“我们的工作有别于工人 , 工人少生产几个零件 , 少拿一点工资;而我们面对的是一班学生 , 不认真工作 , 误的是一代人” 。有爱心 , 就有责任心 。
“爱是生命的火焰 , 没有它 , 一切变成黑夜 。” , “人生是花 , 而爱是花蜜”我们在鲜花盛开的时节 , 用博爱从事着阳光下伟大的教育事业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 , 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 , 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在教育的天地里 , 爱心滋生着工作的责任心 , 润滑着师生的甜美关系 , 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
师爱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 师爱是学生成才的摇篮 , 让我们用师爱去点燃火种 , 让我们用师爱伴学生健康成长 , 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

立德树人成就最美师德征文怎么写?


本来知识分子是最容易动摇的 。我们回想一下 , 在过去数十年间 , 在思想界、文化界执着火炬而不断前进的有几个?数十年如一日 , 不为利禄而变节操的有几个?始终忠诚于真理 , 不愧屋漏的有几个?为民主自由而奋斗到底 , 不避刀俎斧钺的有几个?始终成为青年导师 , 知行合一而不欺骗青年的又有几个?
这段言辞颇为激烈的质问并非出自我之手笔 , 而选自胡愈之先生的《我所见到的蔡元培》一文 。初看时 , 胡先生此处连续五个反问句发声 , 用以质疑当时社会各类知识分子;细一看 , 这五个反问句包含的强烈感情不正真实反映了三四十年间的社会大环境吗?往细里说 , 这不正是前数十年间思想界、文化界的风风雨雨和身处其中知识分子世界的人世百态吗?然思想潮流皆比如今自由蓬勃的当时 , 能够一笑以应胡先生质疑之人其实不乏其人 , 胡先生笔下的蔡元培先生当仁不让位列其中 。
蔡元培先生往往以北大校长的身份被人熟知 , 其掌校北大九年间确实功勋卓卓 , 秉着“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 , 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与“兼容并包”的理念 , 蔡先生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 , 端学风揽人才 , 将由来已久的官僚主义横行之风生生赶出北大 , 将大批博学多识学贯中西之人从四面八方招进北大 , 北大因此从之前的`行尸走肉变得有血有肉 , 成为各种思想文化击撞之地 , 不枉当时中国思想界、学术界一大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