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有关官场的诗词( 二 )


苏轼和其后成为当地小吏的陈太初经常受到私垫先生的褒奖 。
当时中国官宦人家的子弟通常是聘请家庭教师在家传授学业,苏轼与镇上的孩童并坐读书的道观私垫则是非常平凡的庶民教育场所 。
在私垫里就读的孩童都是商人和农民子弟,苏拭在私垫里度过了童年,这培养了他的庶民性格,对他日后的为官做人有很大的益处 。
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垫里读了三年,十岁时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傍传》时,他感慨很深 。
不自觉地就叹息起来,并对母亲说:"做儿子的如果也像范谤,母亲高兴不高兴?"程氏说:"你如果真能像范谤一样,我难道不能像范谤的母亲一样感到光荣吗?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的非常快 。
二、名震京城 苏轼在二十岁前一直在故乡眉山专心学习 。
仁宗嘉枯元年(公元1056年),他同其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并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
这一年顺利地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第二年春季的科举,苏轼一举...
关于苏轼的一首诗1、《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 王国维之言:“东坡之词旷”,即说“旷达”是苏词的主要风格 。
这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就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旷达词” 。
这首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生动,种种精妙之处已经被无数“苏迷”热烈谈论过,我就不再哆嗦了 。
但凡稍点文化的,如果还不知道这首《念奴娇》,肯定不是中国人! 曾有一位音乐才子邻居,想找一首古词来歌咏长江,挑来挑去选中《念奴娇 赤壁怀古》,但觉得词较长,想压缩几句 。
当他兴致仆仆地说起这事时,我好半天作声不得,最后大笑:“什么?压缩几句?这是千古绝唱,别说压缩几句,谁能改得了一个字?谁又敢改一个字?” 他呆了一会,叹息道:“如此,就谱不成曲了!” 我也糊涂了:《念奴娇 赤壁怀古》本就是宋朝的流行歌词,当时风行一时,关西大汉可以手持铜琶铁板,高唱“大江东去”,到了千年后的今天,却反倒无法谱曲演唱了? 亲爱的,聪明如你,能告诉我缘由吗? 2《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
水殿风来暗香满 。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
” “水殿风来暗香满”,孟昶与花蕊夫人纳凉的摩河池,简直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刘熙载说:“东坡词具神仙出世之姿”,“自是天仙化人之笔”,黄庭坚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 。
此词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唱,让我们再喊一次:“坡仙,谢谢您了!” 值得注意的是,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宠妃,后蜀灭亡之后,花蕊入宋,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诗句令赵匡胤大为绝倒 。
不久,孟昶暴亡,花蕊成了太祖的贵妃,据说跟太宗赵光义也有一腿 。
对这样一个与三个皇帝有绯闻的“亡国之妃”,苏轼坦然地把她刻画得几近仙女,且毫不避讳地写她与孟昶的爱情 。
此词在宋朝广为传唱,还没有一个道学家跳出来说三道四 。
那些闭眼说什么宋朝风气保守的人儿,要么睁开眼睛,要么去死吧! 3《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
左牵黄 。
右擎苍 。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 。
鬓微霜 。
又何妨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 “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英雄豪气干云,让我大滴口水 。
陆游云:“试取东坡诸乐府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信然!“自东坡以浩瀚之气引之,遂开豪放一派”,苏轼因此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
苏轼对此词也颇为得意,特令全体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大呼过瘾 。
我如在场,呵呵,也一定觉得过瘾啊,过瘾! 4《永遇乐 明月如霜》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