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牡丹的第一诗词( 七 )


牡丹原产我国 , 是一种比较耐寒的花木 , 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 而为江淮流域的栽培最为适宜 。
吴中俗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 。
”谷雨一至 , 牡丹盛开 。
“洛花以谷雨为开候 。
”②因此牡丹亦别称谷雨花 。
牡丹作为花名的来历众说纷纭 。
晋人崔豹《古今注》称:“芍药有二种 , 有草芍药 , 有木芍药 , 木者花大而色深 , 俗呼为牡丹 。
”唐人段式成《芦陵官下记》称:“牡丹 , 前史无说处 , 微《谢康乐集》中言:‘竹间水际多牡丹 。
’”③故此 , 后人认为“牡丹初无名 , 依芍药得名 , 故其初曰木芍药 。
”④据此推论 , 南北朝时期牡丹已作为观赏花卉进入人们视野 。
牡丹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 , 始于隋朝盛于唐朝:高宗皇帝曾召宴群臣共赏双头牡丹;武则天下令移植河西精舍的牡丹佳品至内廷……帝王知遇、朝野推重 , 令牡丹的身价扶摇直上 。
《唐国补史》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 。
每暮春 , 车马若狂 , 以不耽玩为耻……” 。
大和、开成间 , 唐文宗探问京城中谁为咏牡丹第一 , 左右答曰 , 中书舍人李正封 。
其牡丹诗有“国色朝酣酒 , 天香夜染衣”句 , 传颂一时 , 是以牡丹又有了“国色天香”美誉 。
“唯有牡丹真国色 , 花开时节动京城 。
”(刘禹锡《赏牡丹》)在唐代牡丹就已被推崇到"国花"的地位 , 以其国色天香赢得唐代人的喜爱 。
“登山则情满于山 , 观海则意溢于海 。
”⑤在诗人们的笔下 , 牡丹花的千种神态 , 万般风姿 , 一写尽然 。
据不完全统计 , 仅《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五十多位作家的一百多首吟咏牡丹的诗歌 。
这些诗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 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咏物诗创作 。
开元中 , 皇宫内兴庆池东沉香阁前牡丹盛开 , 玄宗与杨玉环乘夜游玩 , 诏翰林学士李白赋诗助兴 , 遂成千古绝唱《清平调》三章:云想衣裳花想容 , 春风拂槛露华浓 。
若非群玉山头见 , 会向瑶台月下逢 。
一枝红艳露凝香 , 云雨巫山枉断肠 。
借问汉宫谁得似 , 可怜飞燕倚新妆 。
?名花倾国两相欢 , 常得君王带笑看 。
解释春风无限恨 , 沉香亭北倚栏杆 。
这组诗一共写了三首 , 其中第一首最为出色 。
而这其中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又是一开始的“云想衣裳花想容” 。
所有立意、构思都是从这一句实际逐渐展开的 。
句中两个“想”字 , 化实为虚 , 虚实结合 , 把唐玄宗此时最为得意的“名花”与“爱妃”非常巧妙地联系起来 , 天上那多姿的彩云 , 犹如贵妃翩翩的霓裳 , 而眼前娇艳无比的牡丹 , 恰似贵妃的花容月貌 , 盛开的牡丹和美艳的妃子 , 正所谓是“国色天香” , 就这样被李白轻而易举地用短短的七个字 , 一行诗天衣无缝地联系在一起 , 真是遐想联翩 , 妙不可言 。
我个人非常地推崇李白 , 我以为李白对于汉语文学的意义甚至超越了莎士比亚对于英语文学的意义:李白是旷古烁今的伟大诗才 , 更有光耀千古的伟大心灵 。
李白就是盛唐的标记 , 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中最具有创造力和振奋度的一面旗帜 。
以李白为代表的盛唐诗人的心灵至少在三个向度上极为活跃地敞开着:一是通向生命自身的纵深度 , 二是面向人生现实的宏阔度 , 三是走向自然大化的广远度 。
全方位的敞开造就了宏阔博大而又丰富敏锐的心灵空间 , 积极健康的心态又为诗人心灵与视野中的意识和存在照进明朗的亮色 , 故可以说盛唐诗人的心灵敞而且亮.盛唐诗歌的文本与意指对象之间融合无间地敞开着 , 透彻玲珑的文本使敞亮的心灵得到了敞亮的表现 。
诚然 , 我认为牡丹的气质最能够代表盛唐气象 , 但是纵观诗史长河 , 盛唐之后吟咏牡丹的诗篇汗牛充栋 , 佳作亦是层出不穷 , 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说是诗歌咏物传统的继承 , 毋宁说是时人对于牡丹审美的再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