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范文有没有?(11)


二是必须转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理念 。加强教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甘肃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政策、法规的培训学习 , 把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 保教并重 , 关注个别差异 , 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 , 让孩子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 让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同时 , 开展遏制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专题研讨活动 , 组织教师共同分析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 及带来的危害 。
三是必须转变家长的错误认识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和需求加大了幼儿园办园压力 , 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开设一些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课程 , 因此 , 家长对“起跑线”错误认识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一大助力 。作为幼儿园 , 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教知识讲座、请家长走进课堂等多种活动 , 帮助家长了解《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各阶段幼儿的培养目标和班级教育教学计划、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带给孩子一生发展的危害性等知识讲座 , 使幼儿家长懂得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 赢得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
四、克服“小学化”倾向的有效策略 。
一是早期阅读策略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 , 创造良好的环境 , 使幼儿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书面语言 , 获得全方位的早期阅读的经验 , 从而知道文字的具体意义 。
二是数学教育策略 。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和数有关的问题 , 如分类、比较、测量甚至加减运算 。幼儿的数学教育的内容应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 渗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游戏中 。
三是书写活动策略 。幼儿的前书写活动具有游戏性、图画性、过程性、兴趣性等特点 , 与小学的书写活动有明显的不同 , 不考虑幼儿兴趣和需要的机械训练是不可取的 。
四是游戏活动策略 。游戏是促进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 ,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 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获得情感、认知、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 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动手能力、探究精神、创造力及自我表现能力 , 使幼儿体验到自豪感、成就感 。
五是幼小衔接策略 。可采取召开“幼小衔接”专题座谈会、邀请小学校长或一年级优秀班主任给家长进行“幼小衔接”专题讲座等活动体验小学生活活动 , 促进幼小衔接工作 , 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习习惯、遵守纪律的习惯等 。总之 , 学前教育是区别于小学教育的独立阶段教育 , 应本着以幼儿为本的思想 , 热爱每一个幼儿 , 接纳每一个幼儿的个性特点 , 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 设计趣味性浓、活动性强的、渗透于生活、游戏中的各种教育活动 , 让幼儿在玩中学 , 玩中去探索 , 争取把每位孩子都培养成一个活泼开朗的 , 有自己个性特色的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