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的诗词意境( 六 )


11、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埋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 。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 。
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12、即使青春是一枝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
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伟岸的树,但我明白,一株独秀永远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风挡沙的绿色长城 。
即使青春是一叶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叶孤帆很难远航,千帆竞发才是大海的壮观 。
13、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 。
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在你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从头再来,她绝不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 。
14、试试看——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的站在海边,翘首企盼机会的来临,而是如苍鹰一般不停的翻飞盘旋,执著的寻求 。
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 。
试试看——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其神秘的门扉,使之洞开一个新的天地 。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
15、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过 。
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与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黄金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 。
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漏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的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梨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 。
16、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花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过去了,但...
中国诗歌的“意境说”展开全部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 。
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 。
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 。
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 。
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三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 。
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
一 意与境的交融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
这个美学范畴的形成,是总结了长期创作实践经验的积极成果 。
较早的诗论还没有注意到创作中主客观两方面的关系 。
《尚书?虞书?舜典》说:“诗言志 。
”《荀子?儒效篇》说:“诗言是其志也 。
”都仅仅把诗看作主观情志的表现 。
《礼记?乐记》在讲到音乐时说:“凡音之起,由心生也 。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
”虽然涉及客观物境,但也只讲到感物动心为止,至于人心与物境相互交融的关系也未曾加以论述 。
魏晋以后,随着诗歌的繁荣,在总结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于文学创作中主客观的关系才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 。
他指出构思规律的奥妙在“神与物游”,也就是作家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物境的契合交融 。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说,作诗要“处心于境,视境于心”,要求心与物相“感会”,景与意“相兼”、“相惬”,更强调了主客观交融的关系 。
他又说:诗思有三: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日取思 。
大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日生思 。
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日感恩 。
这里讲了诗思产生的三种过程 。
取思是以主观精神积极搜求客观物象,以达到心入干境;生思是并不积极搜求,不期然而然地达到心与境的照会 。
感思是受前人作品的启发而产生的诗思 。
其中,取思与生思,都是心与境的融合 。
《文镜秘府论?论文意》按自传为王昌龄的《诗格》,其中也多次讲到思与境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