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卓越的教师》的读后感如何写?( 三 )


一、不带走一片云彩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少年时代的我们总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乐趣 , 属于自己的激情 , 属于自己的梦想 , 而和爸爸一样成为一名教师更是我最梦寐以求的事 。这个梦让我在毕业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教师行业 。一路走来 , 忽然觉得自己那简单而繁琐的教书生活是如此的充实 。莘莘学子、孜孜教诲让我在青春生涯中就能体会到做老师的光彩 。陶行知 “捧着一颗心来 , 不带半根草去 。”的教育格言更是我人生最初的信条 , 以爱换爱 , 爱得才能长久 。当亲手送走了一届又一届优秀的毕业生时 , 我轻轻挥一挥衣袖 , 不带走一片云彩 。正如彭兴顺老师所言“爱我所选终不悔” , 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我朝朝暮暮、勤勤勉勉地工作着 。用自己的努力去照亮学生 , 同时却也照亮自己 。诚如叶澜教授所说:“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职业 , ……是一种不仅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价值 , 而且具有内在的尊严与欢乐的职业 。”
二、留下一片云彩
走过了许多路 , 看过了许多风景 , 一直陪我走过那风吹雨打 , 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的始终是我的学生们 。作为教师我们该给学生留下怎么样的云彩?在我看来除了作者所说的留下一些有价值的文字外 , 我们还可以关爱学生 , 走进学生的内心 。“沙里淘金 , 放大优点 , 并且发自内心地赏识他们 , 你就会发现 , 你的真诚和赞美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 , 即使一个平庸的孩子 , 在鼓励的雨露下 , 也会变得鲜活起来 。在此同时还要做到四还:“把眼睛还给学生 , 让他们去观察;把大脑还给学生 , 让他们去思考;把嘴巴还给学生 , 让他们去表达;把双手还给学生 , 让他们去操作 。”要始终相信成功地殿堂是没有名额的限制 , 但有条件的限制 , 只有当我们培育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学生时 , 我们也才能让自己的云彩镶上金边 。
除了关爱学生 , 我们还要提升自己的涵养 , 博采众长 , 使自己的大脑不断吐故纳新 , 接受活化知识 , 才能厚积而薄发 。在书中彭兴顺老师就给我们提了一条很中肯的建议:“为了解决书多时间少的矛盾 , 教师读书必须学会选择 , 采取浏览与精读相结合 。一般的书可以浏览 , 重要的书、名著就需要精读;与自己研究方向远的书浏览 , 与自己研究方向近的书精读 。浏览的面不可太窄 , 精读的面不可太宽 。”说得多好 , 做教师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惑 。这时候 , 仅凭我们的一己之力似乎显得那么单薄无力 , 就如书中所说 , 此时我们就可以向一些教育经典求助: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的《陶行知文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