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谊的古诗词词个赋( 六 )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高适《别董大二首》故人何在,水村山郭 。
——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 。
——吴文英《无闷·催雪》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
——张九龄《答陆澧》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
——柳恽《江南曲》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 。
——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
——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关于友谊的古诗注释及赏析,要12首,词也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
3.之:往 。
4.广陵:即扬州 。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
7.尽:消失 。
8.唯见:只见 。
9.天际:天边 。
[简析]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 。
“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 。
“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 。
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 。
“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 。
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 。
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 。
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 。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 。
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
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 。
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
”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 。
“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 。
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
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 。
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 。
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