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考试题

诗词五首考试题

《词五首》同步练习九年级上册语文试题词五首姓名:班级:考号:分...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求诗词分别5首高考原题带赏析 原文不要太长2015年高考各地语文卷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及解析汇编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
②轮台:庭州厉县.在今新鲁木齐 。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
(5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 。
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
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I卷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8~9题 。
残春旅舍 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
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 。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
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
(5分)【答案】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 。
【解析】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抓住“巧”子进行分析 。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6分)【答案】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悲愤的情怀以及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
2015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 。
(4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提炼和概括诗歌中相关信息的能力 。
能力层级C级 。
【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
【解析】此题的解答方法与前面第9题相同 。
诗人“开颜”原因诗中一再提到,要仔细筛选相关信息,再作适当的联想、引申、整合,如题目中的“新居”可联想到朋人新居刚刚落成;颔联与颈联描绘的景色很迷人;首联中点出的风景之“闲”可衬托诗人心境的“悠闲”;颔联与颈联新居环境描写中选取的典型物象——山、水、松、红药,可暗示主人的品味高雅;尾联“认得”一词,此处意思为“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相当于说“只有老朋友你能长处此间”,表达诗人对朋友的仰慕、认同,说明二人是志同道合、心灵相通 。
再对上面内容加以提炼整合即可 。
【点评】此题表面看是考查提炼和概括诗歌中相关信息,实质考查对全诗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如同2014年的第⑵小题,鉴赏诗歌首先要理解诗歌,这江苏诗歌鉴赏题一贯的命题风格 。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