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杭州城隍山的诗词( 七 )


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 , 人从桥上过 , 如在荷中行 , 人倚花姿 , 花映人面 , 花 , 人两相恋 。
3、平湖秋月(古作平湖秋色)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 ,  孤山南麓 , 濒临外西湖 。
其实 , 作为西湖十景之一 ,  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 , 这从当时以及元 , 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 , 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 , 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  棹歌何处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 , 仙山楼阁镜中尘 。
“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 , 《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 , 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 , “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中的遗物 , 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枣--八艺社所在地 。
如今 , 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 , 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 。
4、断桥残雪 断桥 , 今位于白堤东端 。
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 , 她的名气最大 。
据说 , 早在唐朝 , 断桥就已建成 , 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 。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 , 晴湖不如雨湖 , 雨湖不如月湖 , 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 , 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 , 每年雪期短促 , 大雪天更是罕见 。
一旦银妆素裹 , 便会营造出与常时 , 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
今日断桥 , 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 , 长八点八米 , 宽八点六米 , 单孔净跨六点一米 , 年前曾经大修 , 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 。
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 , 亭侧建水榭 , 题额“云水光中” , 青瓦朱栏 , 飞檐翘角 , 与桥 , 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
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 --断桥春望》称 :“往时至湖上 , 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 。
还谓所知 , 湖之潋滟熹微 , 大约如晨光之着树 , 明月之入庐 。
盖山水映发 , 他处即有澄波巨浸 , 不及也 。
”由此观之 , 断桥观瞻 , 可得湖山之神髓 , 岂独残雪!5、柳浪闻莺 今日柳浪闻莺 , 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 , 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 , 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 。
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 , 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种垂柳及狮柳 , 醉柳 , 浣沙柳等特色柳树 。
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 , 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 , 营造烟花三月 , 柳丝飘舞 , 莺声清丽的氛围 。
闻莺馆东面 , 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 , 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 , 草坪北侧铺石砌台 , 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 。
闻莺馆西侧 , 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 , 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 , 大草坪北侧 , 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 , 与草坪 , 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 , 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
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 , 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 , 布局的庭院景...
有关廉政的古诗有哪些,展开全部 1、石灰吟于谦 (明)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身碎骨全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 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 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 字廷益 , 号节庵 , 汉族 ,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 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