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上册的古诗词( 五 )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
赏析[编辑本段]诗的开头两句,扣诗题“早寒江上” 。
“木落雁南度”是眼中所见“早寒”景象,“北风江上寒”更多地着眼于自身的感受 。
两句诗很具体的写出了季节气候特点,应该说,就是写实;但这两句写早寒景象的诗是为下面的抒情做准备的,所以又有起兴的作用 。
面对秋末冬初的萧条景物,不禁勾起思乡情怀,于是首先就想到自己的家乡:家乡在襄水湾曲处,远隔着楚地云天,很远哪!远隔难到,因此思念更加深切 。
“乡泪客中尽”,正面抒发了思乡,一个“近”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作了尽情的抒发 。
如此思乡,当然就想到回乡,于是才有“孤帆天际看”的表现 。
看天际孤帆,就勾起了乘船返乡的念头 。
这念头实在是乡思所致,然而想回乡,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迷失了道路;迷失道路本来可以询问,但江水与海相平,水势漫漫,又到哪里去问路呢?最后两句,从表面看写归路之难,仔细推敲我们发现这里不是纯粹写实,有着很深的含意 。
孟浩然曾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 。
这首诗可能作与漫游时期 。
因离乡日久,触景生情,便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 。
写景自然典型,抒情真切深入,可以称之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诗歌译文】[编辑本段]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起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
【简注】[编辑本段]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全要)! 课后的十首古诗: 1.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2.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徒(xi三声)倚欲何依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烈马带禽归 。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3.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
4.望洞庭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5.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6.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孤鹏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7.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8.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
9.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静无泥 。
潇潇暮雨子规啼 。
谁说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课文: 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渔人甚异之 。
复前行,欲穷其林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便舍船,从口入 。
初极狭,才通人 。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