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要结婚,人为什么要结婚?

1、人为什么要结婚?人为什么要结婚呢?答案肯定有很多种 。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这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必须,同时结婚后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每个人有相应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社会才能得以稳定有序地发展,于是形成了一套社会婚姻规则 , 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这套游戏规则 。当然人们也有选择不结婚或不生育的权利,如果是自愿的选择我就不做分析了 。
婚姻的核心元素之一是爱情,于是结婚不仅是共同生活的需要,(共同生活指的是家庭成员优势互补、互相配合 , 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 共同分享生活的喜乐,这里指的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更是情感交流、关怀的需要 。社会以家庭为组成单元,于是就有了亲人与其它人的区别,在当今的这种社会制度下自然会产生信任危机,其它人并不是那么可信 。私有制使人类的私利性得以滋生,高科技的普及无奈地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社会似乎变得越来越冷漠了 。于是亲人就成为最值得信任,同时能得到最多真诚的爱的对象,尤其是夫妻之间,这种情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第三者或情人(不是指夫妻)就是不需要共同生活只要情感关怀的一种社会产物 。
于是为爱而结婚的想法成为婚姻思想的主流,至少爱是人们潜意识里最深的渴望 。年青的时候为之而兴奋,为之而追逐,精神恋爱成为爱的核心,所谓“为爱可以不要面包”就是最好的语言诠释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社会属性增多,个人属性减少,(有人说:年龄的增大就是精神自由的减少,年龄越大人会越不自由 。)所谓人变得现实了 , 面包是前提,爱是滋养品,前提不能缺少,滋养品是需要的,没有了日子还得凑合着过 。到了一定的年龄必须结婚了就结吧,这是生活的需要,为必须结婚而结婚,据数据统计这种婚姻的比重越来越大,称之为现实的婚姻 。
这种现实的婚姻到底幸福吗?应该说它可以使人幸福,但为什么人们总是找不到幸福的感觉呢?什么是爱呢?
在人们的普遍概念中幸福就是有人爱,主要指有人爱着自己,也包括有人可以让自己爱 。现代人的精神独立性越来越差,依赖性越来越强,仿佛一个人没法活了 。事实上人的精神应该始终是独立自由的,人的灵魂是单独的 , 不断地独自感悟人生 , 超越人生,这也只有自己独自才能进行 。但现代人无法单独,只有孤独,于是得到爱的渴望非常强烈,没有了它无法生存 。在生活中总是在等待,观望,时时感觉着恋人对自己是不是真爱,够不够体贴,能不能走入自己的内心深处去关心自己,懂自己,把这作为最大的精神寄托和幸福指标 。有了面包又有了它想当然是可以结婚了,是幸福的婚姻 。如果有面包却没有这种感觉但结婚了那是不得不结婚,在人们的眼里是不幸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