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干嘛,农民夏天干什么?( 六 )


4 , 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 。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 。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
5 , 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 。《礼记》:“祭日于坛 。”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 , 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 。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
6,竖蛋
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
7,吃春菜
昔日四邑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 。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 。阖家老少 , 平安健康 。”,慢慢地这也成了一个习俗 。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
8,放风筝
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 。尤其是春分当天 。甚至大人们也参与 。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 , 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 , 小的也有二、三尺 。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
9,犒劳耕牛
江南地区则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 。春分已至,耕牛即开始一年的劳作,以糯米团喂耕牛表示犒赏;祭祀百鸟,一则感谢它们提醒农时,二是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祈祷丰年之意 。
10,簪花喝酒
簪花是汉族妇女头饰的一种,用作首饰戴在妇人头上,增加了一种生机勃勃、生动活泼的生命气息,因而美 。除了鲜花以外,有绢花、罗花、绫花、缎花、绸花、珠花等 。古时喜庆之日,朝廷百官巾帽上都簪花 。簪花的习俗在我国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周P的《簪花仕女图》就形象地再现了唐朝妇女簪花戴彩的情况 。近代在天津杨柳青、K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中都有簪花妇女的形象 。近代新娘亦常有簪花于发的装扮,但不限于鲜花 , 也有用绢花 。
拓展资料: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 , 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 。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