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有名诗词鉴赏( 四 )


该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 。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 。
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 。
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 。
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 。
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 。
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 。
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 。
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 。
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 。
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 。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 。
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 。
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 。
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 。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
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 。
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 。
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
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 。
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 。
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 。
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
《三国演义》带来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热潮,它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我国已家喻户晓,妇而皆知 。
《三国演义》的版本很多,主要有:明弘治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文字粗朴,内容平易;《三国志演义》,清毛宗岗增删评点本,约成书于康熙初年,该本在社会上流传最为广泛 。
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重印出版 。
梗概 《三国演义》以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为内容;以蜀和魏的矛盾为主要线索开展全书情节,塑造了一大批王侯将相和政治、军事、外交上的英杰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