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美景诗词( 三 )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 。
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
暖树:指向阳的树木 。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
啄:衔取 。
燕子衔泥筑巢 。
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
侧重禽鸟 。
5、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 。
渐:副词,渐渐的 。
欲:副词,将要,就要 。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
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 。
才能:刚够上 。
没:遮没,盖没 。
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
侧重花草 。
6、行不足:百游不厌 。
阴:同“荫” 。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
自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
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
【诗 意】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
《钱塘湖春行》生动的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 。
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
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
“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
“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 。
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
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 。
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
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 。
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
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 。
《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 。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 。
白堤中贯钱塘湖,在...
【天空中有许多景,我急需描写天空景色的诗按描写的分类,有星星,...

【天空美景诗词】

描写月亮唐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听晓角》:边霜昨夜随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