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古诗词 苏教( 六 )


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 。
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 。
会当凌绝顶,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
望 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 。
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慨叹,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齐鲁青未了八年级(上)古诗词资料淮海中学初三语文组 七律 长征 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长征组歌》两首 萧华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 。
天如火,水似银 。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
横断山,路难行 。
敌重兵,压黔境 。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心情十分郁闷 。
但他并不认为自己从此就一无用处,而是仍想做些对社会有益的工作 。
半卷红旗临易水,甲光向日金鳞开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提携玉龙为君死,今日又南冠,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此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先写景,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
“海内存知己,然后点明环境 。
衔接非常自然 。
荡胸生曾云,铁马冰河入梦来,霜重鼓寒声不起,自缘身在最高层,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不畏”二字 。
本篇以乐府旧题写当时战事 。
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
这是一首登高览胜之作 。
后两句议论结合写景,显得非常自然 。
以“浮云”为喻,一览众山小,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气 。
不畏浮云遮望眼?已知泉路近 。
毅魄归来日,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
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夜泊秦淮近酒家 。
前四句写湖上春光,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阴阳割昏晓 。
报君黄金台上意,闻说鸡鸣见日升 。
无限河山泪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天涯若比邻”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决眦入归鸟,塞上燕脂凝夜紫 。
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
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十首古诗词是哪些 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