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仪重要性的古诗词( 二 )
3.礼是对人的尊敬和礼貌《礼记·月令》云:“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 。
”这里的“礼”,作“尊敬”解 。
《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云:“故贤主之畜人也,不肯爱实者礼之 。
”这里也作“尊敬”解 。
元曲《竹叶舟》中说:“这秀才不礼我也 。
”也就是“这秀才不尊重我”的意思 。
4.礼指礼物《礼记·表记》云:“子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也,欲民之毋相亵也 。
”’《注》云:“礼,谓挚也 。
”《疏》云:“礼,谓贽币也,贽币所以示己情,若无贽币之礼,不得相见 。
”《礼记·杂记下》云:“执事不与于礼 。
”《注》云:“礼,馈奠也 。
”引文中的“礼”,说的都是礼物 。
前者说民间往来相见,都要送礼物,“无礼不相见” 。
后者是说在丧礼上送的礼物太重,所以才不敢收受 。
5.礼指仪典、仪式“礼”起源于祭祀,最初就是一套祭祀仪式,后延伸为为了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举行的仪典、仪式 。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提到了当时朝廷举行的五种主要仪典: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一般称之为“五礼”,指的都是有一定规模、规格和程序的仪式行为规范 。
至于在民间,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的婚礼、丧礼、寿礼,以及为了招待客人而举行的宴饮,也同样有一定的规模、规格和程序,约定俗成,主要表现为外在的行为规范,历来也都称之为礼 。
在这里,礼、仪很难区分,礼就是仪 。
上面五个方面,严格说来还不能涵盖中国古代关于“礼”的所有意义 。
柳诒徵说:“故中国古代所谓‘礼’者,实无所不包,而未易以一语说明其定义也 。
”法国启蒙主义学者孟德斯鸠对中国古代的“礼”似乎有更通俗而深刻的表达,他说,“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他们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 。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品德 。
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 。
中国统治者就是因为严格遵守了这种礼教而获得了成功 。
中国人把整个青年时代用在学习这种礼教上,并把整个一生用在实践这种礼教上 。
文人用之以施教,官吏用之以宣传,生活上的一切细微的行为都包罗在这些礼教之内,所以当人们找到使它们获得严格遵守的方法的时候,中国便治理得很好了 。
”孟德斯鸠以一个西方人的身份来观察中国文化,说中国人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可谓一言中的 。
不仅如此,还有制度、教育,都混在了一起 。
“礼”在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又辐射到了国家政治和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 。
(二)仪“仪”在古代,其内容也是十分丰富,很...
关于礼的古诗词 越多越好 谢谢 所谓“礼不下庶人”,并非庶人无礼,只是说庶人限于财力、物力和时间,不能备礼,更重要的是贵族和大夫的礼不适用于庶人 。
例如庶人无庙祭而祭于寝 。
孔子(见孔丘)说,殷因于夏礼,而有所损益,周因于殷礼,而有所损益 。
由此可知夏、殷时代已有礼 。
孔子又说,他能讲述夏礼和殷礼,但由于文献不足,他虽能言之,却不能“征之” 。
孔子时代已是如此,后世就更无法知其究竟了 。
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云:“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可见礼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的重要工具 。
“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儒家认为推行礼治即是为政 。
师服云:“礼以体政”;孔子说:“为国以礼”;晏婴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左传》引君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女叔齐云:“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荀子云:“国之命在礼” 。
从这些话里可以充分看出礼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国之治乱系于礼之兴废 。
所以荀子说:“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礼记》云:治国以礼则“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治国无礼则“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结论是:“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 。
显而易见,放弃礼和礼治,儒家心目中的理想封建社会便无法建立和维持了 。
周公制礼,典章制度较前代更为完备,发展到了“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的程度,使孔子赞叹不已,宣称“吾从周” 。
- 玩具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 多少岁不重要,岁岁平安才重要!
- 那些重要的探险之旅读后感摘抄
- 玛格丽特·怀兹·布朗的重要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 一个人 多见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 是的,门当户对很重要
- 2022|2022今天央行宣布降息了吗
- 2022,家永远最重要!
- 人性电影|亚洲十大人性电影,关于人性的高分电影
- 黑帮电影|世界十大经典黑帮电影排行榜,关于黑帮的电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