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词( 二 )


起势迅猛 , “风怒号”三字音 响宏大 , 如闻秋风咆哮 。
一个“怒”字 , 把秋风拟人化 , 使“卷我屋上三重茅” 富有动作性和感情色彩 。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  一个接一个的动态组成一幅幅图画 , 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
第二节五句 , 是前一节的发展 。
诗人眼巴巴地望着狂风把屋上的茅草一层 又一层地“卷”走 , 有的“挂罥长林梢” , 有的“飘转沉塘坳” , 已无法收回 。
而能够收回的 , 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极深刻 , 也极 沉痛 。
“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归来” , 补写初闻风声 , 诗人即拄杖出门 ,  直至大风破屋 , 茅草丢失 , 才无可奈何地回到屋内 。
“自叹息”的“自”字尤 沉痛 。
如此不幸 , 却无人同情和帮助 , 只有“自”叹“自”嗟 。
世风之浇薄 , 意在言外 。
第三节八句 , 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宛然在目 , 而又今中含昔、小中见 大 。
成都的八月并不冷 , 然而“床头屋漏无干处” , 布衾又旧又破 , 就感到冷 。
“布衾多年冷似铁 , 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 , 词约义丰 , 概括了长期以来的贫 困生活 。
而这贫困 , 又与国家的丧乱有关 。
“自经丧乱少睡眠 , 长夜沾湿何由 彻”两句 , 一纵一收 。
一纵 , 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 历 , 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 残破不堪的国家; 一收 , 又回到 “长夜沾湿” , 布衾似铁的现实 , 水到渠成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
第四节以表现理想和希望的“安得”二字领起 。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 , 风雨不动安如山”三句 , 前后用七字句 , 中间用九字句 , 句 句蝉联而下 , 而表现阔大境界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欢 颜”、“安如山”等 , 又声音宏亮 , 从而构成了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诗,谢了!八月秋高风怒号 , 卷我屋上三重茅 。
茅飞渡江洒江郊 , 高者挂罥长林梢 , 下者飘转沉塘坳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 忍能对面为盗贼 , 公然抱茅入竹去 , 唇焦口燥呼不得 , 归来倚杖自叹息 。
俄顷风定云墨色 , 秋天漠漠向昏黑 。
布衾多年冷似铁 , 娇儿恶卧踏里裂 。
床头屋漏无干处 , 雨脚如麻未断绝 。
自经丧乱少睡眠 ,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首诗的意思?处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诗人 , 目击“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惨痛现实 , 身受兵荒马乱的荼毒 , 备尝辗转流徙的苦味 , 他忧国忧民 , 多么希望改变现状哟;“安得壮士挽天河 , 净洗甲兵长不用” (《洗兵马》) , “安得务农息战斗 , 普天无更横索钱”(《昼梦》) , “焉得铸甲作农器 , 一寸荒田牛得耕”(《蚕谷行》) 。
他希望省刑罚、薄税敛 , 可是却找不到使得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真正好办法 。
杜甫找不到救治社会的药方 , 徒有改造社会的愿望 。
他这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舍己为人的思想很是难能可贵 , 对于封建士大夫来说 , 无疑是进步的 , 应该予以肯定;这种人道主义思想 , 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自屈原以来文人创作的优良传统 。
这首诗由叙事和抒情两大部分组成 。
诗的主旨全在篇尾的一段抒情 , 激情奔放如山呼啸 , 思想闪光似霓红丽天 , 可是诗人却从叙事入手 , 因事入情 , 借事抒情 , 抒情如水到渠成 , 孕足而娩 。
叙事时径情顺连 , 由叙事到抒情 , 则逆义反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