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词( 三 )


叙事按风来、屋破、雨至、屋漏的顺序 , 依下午、傍晚、入夜、夜深的次第来写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风与雨的变化 , 写足了茅屋为秋风所破的苦况 , 一苦风卷茅草 , 二苦群童抢草 , 三苦屋漏雨湿 , 四苦通宵难眠 。
在苦之难熬的基础上 , 展开了联想 , 想到天下寒士如何才不苦 。
由自己的受寒 , 想到天下寒士;由自家的屋破 , 想到风雨不动的广厦 , 由一家的愁苦想到天下寒士的欢颜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词】

这样写 , 联系自然 , 对比强烈 , 写出了新意 , 拓开了境界 , 使人感到诗人身居破屋之内 , 辗转床褥之上 , 却心游四海 , 胸怀八荒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畅情酣 , 充分发挥了歌行体自然流丽的长处 , 对于擅长排律的杜甫说来 , 自然属于难得的佳作 。
这是因为内容决定了形式 , 表现狂风乱雨、茅飞屋漏等 , 如果孜孜以求对仗工整 , 斤斤计较声律的细密 , 则将束缚感情的宣泄 。
且杜甫入蜀之后 , 诗风也有所变化 , 社会生活促使诗人的世界观、艺术观起了变化 。
明代胡震亨就指出“千载仅有杜诗 , 千载仅有杜公诗遘耳” , “论杜诗者论於杜世与身所遘 , 而知天所以佐成其诗者实巧” (《唐音癸签》)卷二十五)也就是说有如此生活才有如此之诗 。
这种明白如话的语言 , 如脱口而出 , 无丹铅之色 , 无扭捏之态 , 无矫饰之音 , 白描式的勾勒 , 形象逼真 , 动人心魄;加之语句参差错落 , 基本七言 , 间之以短的二言 , 长的九言、十一言 , 在慢声中有顿挫 , 有助于跌宕起伏的感情表达 , 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人道主义胸怀 , 一向为人所称道 , 因而此诗曾被誉为富于人民性的优秀篇章 。
而郭老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 , 却认为杜甫“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统治阶级的立场 , 而为地主阶级、统治阶级服务的” , 谈不上有什么人民性 。
那么 , 究竟如何理解这首诗的人民性问题 , 现在谈谈我们的看法 。
郭老认为衡量古代作品是否具有人民性 , 主要就是看作者是否站到人民的立场和表现了人民的感情 。
杜甫的这首诗中“贫穷人的孩子被骂为‘盗贼’ ,  自己的孩子却是“娇儿”;“诗中所说的分明是‘寒士’ , 是在为没有功名的或者有功名而无富贵的读书人打算 , 怎么能够扩大为‘民’或‘人民’呢?”我们认为这种对诗的分析不切合实际 , 这种观点也难以成立 。
先谈“他骂贫穷的孩子为‘盗贼’的问题 。
秋风破茅屋 , 把茅草吹得到处乱撒 , 一群邻村儿童乘风抢草 , 诗人写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 忍能对面为盗贼 。
公然抱茅入竹去 , 唇焦口燥呼不得 。
归来倚杖自叹息 。
”这一段风中夺茅的描写 , 虽然用了“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 其词面虽带有贬意的语言 , 可是其中的感情 , 全出于“惜茅” , 而非源于“恨童” 。
是意在表现诗人爱茅如命的心情 , 而非诬蔑群童“为盗贼”的行为 。
诗人经过较长时间地集资 , 惨淡经营而成的草堂 , 一旦毁于台风之下是很痛心的 。
大风把茅屋上的草吹得到处乱飞 , 诗人想要收集 , 犹如火后拾炭;何况风还在刮 , 草还在飞 , 他又能抓回多少呢!用“公然抱茅入竹去”的那些矫健灵活的小孩子和他那“唇焦口燥呼不得”的衰老乏力的形象一对比 , 也就更加突显了诗人与茅屋的感情 。
因此诗人“归来倚杖自叹息” , 就不纯然悲叹世风日下 , 风俗不淳 , 而是一叹无情的天公毁了他的安身之所 , 二叹无知的群童不明他的苦衷 , 三叹无力衰翁难以重振家业 。
诗的这部分描写 , 是风破茅屋后情节的自然延伸 , 也为屋上无茅而漏雨作铺垫 , 更为最后翻跌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愿望预设了对比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