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诗词

促织诗词

蟋蟀诗句三年前的仲秋,我回到小镇探望年届九旬的母亲 。
日出陪老人家聊天、散步,日落伴她在堂屋歇息———偎在娘的身边重温儿时的床板 。
深夜,小院里虫声唧唧,衬托得四周益发幽谧,梳理得秋意更觉恬柔 。
就在半寐半醒的微醉中,一只蟋蟀忽然在外间奇异地吟唱起来,一壁之隔,宛如就在枕侧,是那样的清晰动听 。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暮)”,诗经里早已留下这样的诗句 。
时值白露,将凉未寒,这位大胆的“蟀哥”因甚恁早就偷越了节令的界线,潜入室内,做了我们的不速之客?该是兼作厨房的外间一隅,堆放了些诱惑他的果蔬之什吧———那时一切尚能自理的母亲还常会亲手做些自家爱吃的饭菜;然而我却更愿意相信它的介入似是专为欢迎我的,在我听来,它的吟唱不为求侣,而是歌颂天伦,歌赞母子情深 。
一整夜,它就那样忘情地演唱着,热烈而又温婉,断续而又殷勤,将我守候着母亲的梦境润饰得那般甜美 。
浸在这样单纯的乐声里,多少髫年记忆依稀浮起,浮起呼灯灌穴的顽劣之举,更忆起蛩鸣时节的母亲们 。
“千家砧杵共秋声”,在那清贫淳朴的手工时代,暮色里的阵阵“促织”,催动户户刀尺,这时母亲就会紧张地为全家槌洗衣物,为我们赶制、缝补寒衣冬装,常常要忙到夜深 。
可叹我们少不更事,哪里知晓母亲的劬劳,怎谙秋声与砧杵的密切关系? 令我惊奇的是,耳朵越来越背的老母亲居然也听到了这来自堂下的幽音 。
晨起后她高兴地说:恁怪哩!要是有人在外间说话,就是声音再大,我也是听不见的,为啥这土蚰子(家乡俗称)丁点叫声,却听得一清二楚呢?我暗忖:这是天籁呵,是所谓“声之至清者” 。
虫鸣虽小,却至为清亮、朗润,夜阑卧听,最易入耳入心 。
母亲虽无文化,我也没有问她对这秋声的感受,但我猜想她定然也是抱了一种欣赏态度,充满说不出的欣慰与感慨吧 。
瞧她一有点精神仍要戴起老花镜,拈针走线,缝缝补补,不就是对这虫鸣的一种自发回应? 爱屋及“物”,白天帮母亲做饭时,触动壁角菜蔬,我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那位隐身的歌手 。
一连半个多月,直至我恋恋不舍地离别老屋前夜,他都欢快而清亮地叫着唱着……看样子,该会一直唱到秋深吧!这可爱的小精灵,当给母亲阒寂的世界融入几许欢娱与生趣 。
孰料这竟是母亲听到的最后一轮秋声 。
无限悲怅里,我恍然了悟,幸福二字,有时是多么简单:能依在老屋里的高堂身边,有一支蟋蟀的夜曲安恬相伴,余愿足矣! 今夕,不知那位多情的歌手又在老屋里鸣唱了吗?物是人非,凉夜孤吟,他是否会因寂寞而思念一位远行的老人,以及她客居在外的儿子?
有关促织的诗句 展开全部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
出处:《夜书所见》原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
作者: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
生卒年不详 。
曾任朝廷小官 。
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
赏析: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 。
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 。
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
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
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 。
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