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便拉出来是黑色,排黑色大便是怎么回事?

1、排黑色大便是怎么回事?之所以会排出黑色便便,往往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1、便秘:便秘是当代人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临床对便秘的定义为:一周内大便少于或等于2次,大便排出困难、粪便干结 。而当出现便秘之后,大便长时间没有排出,就会在肠道内进一步发酵,并受到肠道细菌影响,不仅大便会异常发臭,就连颜色也会发生改变,呈现黑色;
 2、食物影响:偶然一次排出黑色的大便,还可能与饮食有关系 。如果在平时吃下大量带黑色素的食物,又或者是吃了丰富含铁的食物或补充剂,比如黑色饼干、巧克力、动物血液、补铁口服液等,就会造成大便发黑 。
 因为铁元素并不能完全被机体吸收,这些铁元素会在肠道内和硫化物结合 , 从而改变了大便颜色 。在停止进食铁剂之后,几天内大便就可恢复正常 。
3、消化道出血:如果在没有进食铁剂、食物色素等情况下,突然出现了黑便,且持续多天都没有消失,这往往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比如胃溃疡、食管溃疡、肝癌合并胃底静脉曲张、结肠炎、肠癌等,都可造成消化道出血 。而血液由于无法及时被排出 , 就在肠道内发生了氧化,与硫化物结合在一起,从而出现了柏油样黑便,且表面油光发亮 , 并伴随臭味!
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以十二指肠为界分为上、下消化道 。消化道的任何一个部位发生出血都可称之为消化道出血 。但是,消化道出血量的多少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 。如果出血量较小,在5-10ml,肉眼看不见明显出血,但在镜下可看见,其大便潜血呈阳性;如果出血量在50-100ml,大便可呈柏油样;如果出血量在250-300左右,那往往就会有呕血的表现;若出血量再大超过1000ml可能就会出现休克,而出现心慌、头晕、出冷汗等循环衰竭表现 。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但是常见的就是消化道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肠一些粘膜病变等 , 还有一次性大量饮酒等也会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有些患者出血症状不明显,可能仅有些腹部不适 , 或仅有大便异常,但是查粪便常规显示潜血阳性,这种情况下应该再多查几次潜血,如果都是阳性,应进一步检查 , 不要忽视 。
第一,排黑色大便可能是由于饮食中,摄入了过多的富含铁剂的食物、药物、动物的肝脏,或者是动物的血块等.有可能会导致大便颜色变黑,例如食用过鸡血、鸭血、猪血等动物的血制品.
第二,排黑色大便需要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因为消化道出血后,血液与胃酸结合会形成黑色的大便.建议患者可以通过血常规、大便常规、胃镜、肠镜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