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城属于明长城还是秦长城,北京现存的长城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1、北京现存的长城是哪个朝代修建的?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 , 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 。
修建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周代 。当时周宣王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台 。公元前七八世纪,许多诸侯国都修建了自己的长城 , 以防邻国的人侵 。最早建筑的是公元
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 。据文献记载和遗迹显示:楚长城西起湖北竹山,跨汉水,越邓县、内乡岳山至沁阳,总长近500千米;齐长城起于今山东平阴,经泰安、莱芜、章丘、淄川、临胸、安丘、诸城,至胶南入海,总长达500千米;魏长城起自华山,沿黄河北行,长300千米;燕长城有两道,南长城长约250千米;北长城长约650千米 。这时的长城长度都较短,从几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史称“先秦长城” 。
公元前22l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 。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全,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 , 便大修长城,在把秦、燕、赵等国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的基础上 , 还加以增筑、扩建,筑成西起临洮东达辽东的秦长城 。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 。
自秦始皇以后 , 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 。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 。
汉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全长近一万公里,西起大宛贰师城 , 东至黑龙江北岸 , 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 。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数省、自治区之间的汉长城烽火台遗迹仍处处可见 。此后,北魏、隋朝都有修筑长城的记载 。公元5~7世纪 , 北魏、北齐、北周相继修筑的长城各有650、l000和l500千米 。公元l2世纪,金代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至外贝加尔地区修筑长4000多千米 。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工程延续200多年 。明朝初期修建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麓 , 全长7300多千米;中叶以后经过修缮的自山海关至嘉峪关一线的长城比较完好,便被人误为是历史上长城的起点、终点 。清朝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 。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现存长城主要为明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