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历史文化遗产吗,清明上河图!!!( 三 )


1945年8月19日 , 溥仪在沈阳机场乘飞机准备逃往日本,飞机起飞后被苏联红军迫降,溥仪和他的随从人员,以及随身携带的珍宝、字画被苏联红军截获,溥仪被苏联红军遣往苏联赤塔,后转至伯力 , 五年之后,溥仪被遣送回国,四个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下落不明 。
1950年冬天,东北局文化部开始着手整理解放战争后留下的文化遗产,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先生负责对从各方收缴来的大量字画进行整理鉴定,有些书画作品保持完好;有些书画作品已经破损 。当杨仁恺先生打开一卷残破的画卷时,顿时惊呆了 , 这幅长卷画面呈古色古香的淡褐色,画中描绘人物、街景的方法,体现着独特古老的绘画法式,杨仁恺先生随后对这幅画卷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细致的考证 , 这幅长卷气势恢弘,笔法细腻,人物、景物栩栩如生,这幅画上虽然没有作者的签名和画的题目,然而历代名人的题跋丰富、详实,历代的收藏印章纷繁复杂,仅末代皇帝溥仪的印章就有三枚之多 。尤其是画卷之后金代张著的题跋中明确地记载:“翰林张择端,字正道 , 东武人也 , 幼读书 , 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 。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 。”难道这就是被历代皇宫、贵族争相收藏的稀世神品――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吗?
杨仁恺先生将这幅画卷的照片,发表于东北博物馆编印的《国宝沉浮录》中,立即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关注,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先生,将这幅画卷调往北京 , 经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鉴定,确认这幅绘画长卷就是千百年来名闻遐迩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 。遗失多年的稀世国宝终于再一次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的画卷本幅上,并无画家本人的款?。啡掀渥髡呶旁穸?,是根据画幅后面跋文中金代张著的一段题记 。张著的题记也仅寥寥数语:“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也 。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 。”不过,张择端的姓名并未见于北宋后期成书的《宣和画谱》 , 有人推测说,可能他进入画院时间较晚,编著者还来不及将其收编书中 。
是文物不一定都要在土里埋= =
清明上河图收藏始末
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 。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 。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ń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