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前人用前韵来谢原文、作者,用前韵谢程银台见留作者是谁( 七 )


如果说上阕旨意全在不写之中写出 , 那么下阕则就是在委婉之中抒发了 。然而其语愈缓,其愈切,感情愈发强烈,较上阕又进一层 。天地之大,知已何在?孑然一身,情何以堪!虽有带湖美景,但纵是盟鸥,也不解已意,作者心绪可知了 。可见,这首词表面是写优游之趣,闲适之情;分明是抒被迫隐居、不能用世的落寞之叹,孤愤之慨 。清代刘熙载《艺概 。词曲概》云: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 。细玩稼轩此作,确有不言言之之妙 。
水调歌头·甲辰中秋和傅山父韵
李曾伯 水调歌头甲辰中秋和傅山父韵
幻出广寒境,罗袜净无尘 。素娥风格分明,玉骨水为神 。手揽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 , 阅尽古今人 。对影且长啸,一酌瓮头春 。
千万顷,琉璃色,楚天清 。庾楼袁舫何事,汨汨主和宾 。但见老蟾无恙,不管镜圆钩阙,寒暑任相更 。此夕幸无雨,何惜放颜醺 。

答前人用前韵来谢原文、作者,用前韵谢程银台见留作者是谁

文章插图
3、《吴泰昌·艺文轶话》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文学名作《吴泰昌·艺文轶话》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内容概要
听朱光潜先生闲谈(节选)
有次他提出要我替他找一本浙江出版的《郁达夫诗词抄》 。他说他从广告上见到出版了这本书 。恰巧不久我去杭州和郁达夫家乡富阳 , 回来送给他一本,他很高兴,说达夫的旧体诗词写得好,过去读过一些 , 想多读点 。过了不久,有次我去,他主动告诉我这本书他已全读了,证实了他长久以来的一种印象:中国现代作家中,旧体诗词写得最好的是郁达夫 。他说他有空想写一篇文章 。我说给《文艺报》吧 。他笑着说:“肯定又要引火烧身 。不是已有定论,某某、某某某的旧体诗词是典范吗?”他说郁达夫可能没有别人伟大 , 但他的旧体诗词确实比有的伟大作家的旧体诗词写得好,这有什么奇怪?他强调对人对作品的评价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千万不要因人的地位而定 。顺此他又谈到民初杰出的教育家李叔同 , 他认为李在我国近代普及美育教育方面贡献很大,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评价 。他说李后来成了弘一法师,当了和尚,但并不妨碍他曾经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美术家、书法家 。他说现在有些文学史评价某某人时总爱用“第一次”的字眼,有些真称得上是第一次,有些则是因为编者无知而被误认为是第一次的 。他说很需要有人多做些历史真实面貌的调查研究 。
秋天里的钱钟书 (节选)
1985年 , 当时任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采访人员的林湄小姐来北京,很想采访钱先生 。林小姐在香港和北京采访过大陆不少文坛名将 , 惟独没有机会见钱先生 。她知道钱先生不愿接受采访人员采访,便托我帮忙 。我将她的希望在电话中转告了钱先生 , 钱先生警觉地说:这不分明是引蛇出洞吗?谢谢她的好意,这次免了 。林小姐见难而上,非见不可 。逼得我只好建议她采用“突然袭击”的战术 。我怕钱先生生气,当场让客人下不了台 。原以为会先见到杨先生,求她疏通疏通 。在我的印象里,杨先生比钱先生更随和更好通融 。偏不巧,开门先见到的是钱先生 。关于这次“突击”,林小姐以《“瓮中捉鳖”记》为题发表了专记,不妨抄录一段:“那天下午,我们这两个不速之客突然出现在钱老家门口 。一见面,钱老哈哈地说: ‘泰昌,你没有引蛇出洞,又来瓮中捉鳖了……’”他见我领来个陌生人 , 又是女性,没有再说下去,便客气地招呼我们就坐 。说来奇怪,一见之下 , 钱老的这两句,一下子改变了他在我的脑海中设想的形象 。他并非那样冷傲 , 相反是如此幽默、和蔼可亲 。我是这场“捉鳖”戏的目睹者 。林小姐单刀直入,抢先发起进攻 。平时大声谈笑,旁若无人的钱先生用沉默来抵挡,在林小姐不断的进攻下,出现了窘态,最后只好无奈而又认真地一一回答 。关于《围城》,林小姐问:“钱老,你自己是留学生,小说写的也是留学生,那么小说里一定有你的影子!”钱先生说:“没有,是虚构的 。当然,那要看你对虚构作何理解 。我在另一部书里曾引康德的话 ‘知识必自经验始,而不尽自经验出’ 。说那句话也可以应用在文艺创作的想象上 。我认为这应该是评论家的常识 。” 《围城》中主人公读过叔本华的著作,林采访人员借此又问:“钱老,您对哲学有精深研究,您认为叔本华的悲观论可取吗?”钱先生微笑中又带几分严肃地回答:“人既然活着,就本能地要活得更好,更有意义 。从这点说 , 悲观也不完全可取 。但是,懂得悲观的人 , 至少可以说他是对生活有感受,发生疑问的人 。有人浑浑沌沌,嘻嘻哈哈,也许还意识不到人生有悲观的方面呢 。”这台“捉鳖”戏演了近一小时 。此外还有不少精彩的答问 。告别时,钱先生关照林小姐,若要发表他的所谈,务必先寄给他看看 。据知,林小姐的这篇专访,是在钱先生过目认可后才发表的 。事后我也没有听到过钱先生对这次被“捉”的任何不快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