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名篇原文( 五 )


26、江畔(pàn)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微风 。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27、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28、游子吟(yín)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29、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suō)笠(lì)翁,独钓寒江雪 。
30、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lù)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 。
青箬(ruò)笠(lì),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31、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chán)于夜遁(dùn)逃 。
欲将轻骑(jì)逐(zhú),大雪满弓刀 。
32、望洞庭 (唐)刘禹(yǔ)锡(x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33、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ǒ)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34、赋(fù)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35、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36、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37、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zhì)子学垂纶(lún),侧坐莓(méi)苔(tāi)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38、悯(mǐn)农 (唐)李绅(shēn)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39、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sù),秋收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40、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4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42、清明 (唐)杜牧(m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43、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44、乐游原 (唐)李商隐 ...
苏轼诗词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
……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
”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
”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作家,他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把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推向前进,使诗、文、词各方面的创作出现了高峰 。
其文学成就曾引起当代和世后学人的普遍重视 。
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陈维崧、查慎行等都是明显受他影响的作家 。
苏轼作品中流露的游戏人生、随缘自足的思想对后世文人也有不良的影响 。
生平详见《宋史》卷三三八 。
有《东坡全集》、《东坡词》 。
本书选其文六主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上海直讲书》、《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赤壁赋》、《教战守策》;诗六首,《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和子由渑池怀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汲江煎茶》;词十一首《水龙吟》(看花还似非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临江仙》(夜饮东坡醉复醒)、《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