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名篇原文( 九 )


人教版高中必背古诗词展开全部 背诵篇目建议必修(一)1.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P32.兰亭集序 ——王羲之 P193.赤壁赋 ——苏轼 P22必修(二)1.氓 ——《诗经》 P212.离骚 ——屈原 P243.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P334.短歌行 ——曹操 P335.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P346.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P367.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终已不顾”) ——《战国策》 P38必修(三)1.蜀道难 ——李白 P452.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P473.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P474.登高 ——杜甫 P485.锦瑟 ——李商隐 P526.马嵬(其二) ——李商隐 P527.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P558.劝学 ——《荀子》 P579.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宜 P59必修(四)1.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 P412.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P423.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P43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P445.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P456.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P46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P488.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P489.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 P69必修(五)1.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P252.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 P293.陈情表 ——李密 P36...
最简单 最少的文言文 带原文 译文 要4篇展开全部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考点指向:本考点主要考查常用的初步的文言阅读常识.要求能运用这些常识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要求掌握"通假字","文言文诵读的停顿与节奏","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现象","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常见特殊句式".其中一词多义的词是考查的重点,古今异义的词是考查的热点.考点分析:本考点考查的主要题型有:1,指出文言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2,给指定的诗句,文言语句标示朗读的语意停顿;3,准确辨析相同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和用法;4,能应用文言句式的相关知识理解或翻译句子.解答上述题型的基本方法是:一是要平时掌握好这些常见文言常识的相关知识和规律,学会归纳.二是要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会分析运用,考查的重点也在于"会用".考点示例一阅读下边列文言短文,然后答题.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哉 "注:杨朱:人名.缁:黑色. (选自 《列子.说符》)题目: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A,缁衣而反 ( ) B.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 ( )C.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 )D.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 )选自《2004浙江宁波市中考试题选》考点示例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①荀巨伯: 东汉桓帝时义士.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③委:丢下.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题目: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个逗号,将其断开.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考点示例三阅读下边的文言短文,然后答题.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坐:因为.题目: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衣食所安 B,谨食之,时而献焉 C,设酒杀鸡作食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选自《2004年上海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考点示例四阅读下边的文言短文,然后答题.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曰:"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题目:仔细阅读文段,结合文义补出下列句中的省略成分.既反,( )问:"获羊乎 "( )曰:"亡之矣." 选自《2004年常德市中考语文试题》实词虚词 重点掌握考点名称:实词虚词,重点掌握.考点指向:本考点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是学习文言文的钥匙,要重点掌握常见实词的词义,并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的词义.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数量比实词少,但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要重点掌握一些常用虚词的不同用法,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常见的"之","者","于","以","而","乎","焉","哉"等虚词的用法.达到能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要求.考点分析:本考点考查的主要的题型有: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2,辨析常用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3,对词义的理解能沟通,链接,触类旁通;④能在给定的语境中恰当运用文言实词或虚词.解答上述题型的基本方法是:平时要多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实词的词义或虚词的用法.在做题目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从文章整体理解入手,抓住关键词语,瞻前顾后,学会揣摩,准确辨析,并且要善于联想曾经学过的相同或相类似的字词的含义,然后准确答题.考点示例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部分,然后答题.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