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把什么比喻什么意思

诗词把什么比喻什么意思

诗词的修辞手法比喻的分类主要有几种?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
”这是朱熹对“比”的解释 。
作为古典诗词创作中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比”不仅限于比喻、比拟,还包括象征、寄托一类的手法 。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兴是以别一事物为发端,引出要描写的人物事件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兴作为发端,一般用在开头,所以又称为起兴 。
兴与所引出的所咏之词,一是有联系,一是没联系 。
有联系的又分为两种:一是“触物起情”,即比照当时所见的景物而起兴;一是“托物兴词”,即借不是不是当时所见的景物而起兴 。
在实际应用中,比、兴经常结合运用,或比中有兴,或比又兼兴,或比兴连用,被称为比兴,或托兴、兴寄等 。
《时间是一把剪刀》1.诗词中用了哪两个比喻?它们各自表达了什么思...首先,如果这些文字,是楼主自己录入的 。
我是很佩服的 。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把“雪”比喻成“梨花” 。
2、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把“西湖”比喻成“西施” 。
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寸草心:比喻儿女的心力像小草那样微弱 。
三春晖:比喻慈母对儿女的恩情像春天的太阳光对植物起的伟大作用 。
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歌是什么意思诗歌 1.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高度地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抒情色彩、音韵之美、含蓄凝练即成为诗歌的三大基本特征 。
诗歌有许多种类 。
从内容上分,主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从形式上分,有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体等 。
谈谈古代诗歌的分类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优秀作品极为丰富 。
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歌词 。
古人所说的“诗言志,歌咏言”,就是指诗和歌的作用 。
今人所说的诗歌,主要是偏义指称诗而言,而所说的诗词,则是指诗和歌词 。
诗歌的种类多种多样 。
按内容分,有抒情诗、叙事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按结构形式分,有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快板诗;按时间分有新诗和旧诗;从其它角度还可分为:哲理诗、打油诗、讽刺诗、朗诵诗等 。
所谓古代诗歌,就是指与新诗相对的旧诗,即“五·四”前中国社会的诗歌,也称旧体诗 。
古代诗歌除可按内容划分外,还可按句式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按体裁分为: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格律体等;按声律要求标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 。
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句式句数不拘,每句则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古体诗、七言者较多),唐人因而将这类诗歌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 。
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
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 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
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
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
以格律严整计,格律诗中除律诗、绝句外,尚包括词和曲,但近体诗只称律诗绝句而不含词曲,故严格地说,广义的格律诗不能全等于近体诗 。
与广义相对的格律体裁相对的诗歌体裁,则有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等 。
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 。
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
乐府体,是指汉魏到唐五代乐府机关搜集保存而传下来的可配乐的歌辞 。
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 。
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