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诗词600字(12)


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 , 就是他与别人合作翻译的第一部外国长篇小说 。
康有为把林纾与严复并列为当时最杰出的翻译家 , 称赞说“译才并世数严林” 。
毛主席的读书的故事:几十年来 , 毛主席一直很忙 , 可他总是挤出时间 , 哪怕是分分秒秒 , 也要用来看书学习 。
他的中南海故居 , 简直是书天书地 , 卧室的书架上 , 办公桌、饭桌、茶几上 , 到处都是书 , 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 , 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
为了读书 , 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 。
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 , 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 。
游泳上来后 , 顾不上休息 , 就又捧起了书本 。
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 , 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 。
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 , 就是利用这时间 , 今天看一点 , 明天看一点 , 断断续续看完的 。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 , 常常一带向箱子书 。
途中列车震荡颠簸 , 他全然不顾 , 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 , 一手按着书页 , 阅读不辍 。
到了外地 , 同在北京一样 , 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 , 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 , 仍不废阅读 。
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
有一次 , 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 , 医生不准他看书 。
他难过地说 , 我一辈子爱读书 , 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 , 叫我躺在这里 , 整天就是吃饭、睡觉 , 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 , 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 , 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
列宁的读书故事: 他读起书来 , 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 。
有一次 , 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 , 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 , 只要列宁一动 , 塔就会倾倒 。
然而 , 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 , 纹丝不动 。
直到半小时后 , 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 , 才抬起头来 , 木塔轰然倒塌…… 这个故事说明 , 要想把书读透、记牢 , 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 。
古人早就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
心不在此 , 则眼看不仔细 。
心眼既不专一 , 却只漫浪诵读 , 决不能记 , 记亦不能久也 。
三到之中 , 心到最急 。
心既到矣 , 眼、口有不到者乎?” 钱钟书的读书故事 钱钟书 , 字默存 , 号槐聚 , 曾用笔名中书君 。
江苏无锡人 。
学者、作家、诗人 。
出生于书香门第 。
以周岁抓“周”抓到书而取名“钟书” 。
过嗣伯父后由其开蒙读书 。
七八岁时 , 已能囫囵吞枣地阅读家藏的或书摊上租来的“正经”和“不正经”的小说 。
14岁时 , 曾借读到大批通俗文学杂志如《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 , 乃恣情浏览 。
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 , 喜博览中西图书 。
上课时从不做笔记 , 但常一面听讲 , 一面阅读与课程无关之书 。
后留学英法 。
回国后先后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等校教授 。
50年代初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典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
平生淡泊 , 独钟情于书 , 人谓“书痴” 。
“只要有书可读 , 别无营求”(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 。
而读书完全出于喜好 , “似馋嘴老贪吃美食:食肠很大 , 不择精粗 , 甜咸杂进” 。
尤喜读“极俗的书” , 而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高头讲章 , 则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 , 厚厚地一本本渐次吃完” 。
亦喜读诗歌 。
至于厚重的大字典、辞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 , 他“不仅挨着字母逐条细读 , 见了新版本 , 还不嫌其烦地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