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忧愁难以排解的诗词( 九 )


与此相似的 , 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 , 记载着商纣王的叔叔箕子的《麦秀歌》:“麦秀渐渐兮 , 禾黍油油 。
彼狡童兮 , 不与我好兮 。
”商纣王残暴无道 , 箕子因直言相劝而被纣王囚禁 , 周武王灭商后 , 将箕子释放 。
在箕子前去朝周的路上 , 路过殷商废墟 , 引发了故国情思 , 创作了这首诗 。
相距300余年 , 《黍离》与《麦秀歌》的创作动机 , 创作过程以及诗中所寄托的深切的亡国之痛 , 都惊人的相似 , 故后人常以“黍离”“麦秀”之悲来表现亡国之痛 。
如向秀在《思旧赋》中写道:“叹《黍离》之愍周兮 , 悲《麦秀》于殷墟 。
”王安石在《金陵怀古·之一》中也有“黍离麦秀从来事 , 且置兴亡近酒缸”的诗句 。
古往今来 , 无数仁人志士胸怀祖国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但大凡心智高于常人者都是悲哀的 , 比如箕子 , 比如屈原 , 他们总是处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境地 , 知音难觅 , 知己难求 , 不被世人所理解 。
他们终究只是少数 , 力量绵薄 , 因而奔走呼号仍不能使统治者觉醒 , 只能看着历史一次次重演 , 悲剧一幕幕发生 。
千百回的痛定思痛之后仍有千百回的长歌当哭 。
这曾令多少人不胜忧愁 , 《黍离》将这忧愁激愤的情绪抒发的淋漓尽致 , 成为了凭吊诗中之绝唱 。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 , 已远离了那些战火连绵、硝烟弥漫的年代 , 拥有了更多的民主 , 更多的自由 , 不会再满怀报国热情而苦于报国无门 , 不会再如昨日的周朝大夫只来得及为故国惋惜 。
但《黍离》之诗不能不读 , 历史之鉴不能忘记 。
让我们在古人的哀叹中警醒 , 在历史的悲剧中奋起 。
我们相信 , 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强盛 , 更加美好!
简要分析《滞雨》这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滞雨》这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羁旅诗 。
抒发因雨滞留而愁不得归乡的苦闷心绪 。
所谓“滞雨”即因雨而停滞之意 , 可诗的首句却不说“夜雨滞长安” , 反而说“滞雨长安夜” , 于是 , “雨”也因“滞”字多了几分厚实、缠绵的质感 , 让人觉得有无法排解的凝重 。
有雨的夜向来最引人迷醉 , 最让人动情 , 因为夜晚、雨水总是让人与怀念结合起来 , 这怀念因夜而深远 , 因雨而厚重 。
更为重要的是 , 有雨的夜总是为我们创造一个空间 , 这个空间是属于倾听的 。
十首带有词牌名的诗宋词《长相思》太多了 , 这里选几首供参考: 宋 - 万俟咏 - 长相思 一声声 。
一更更 。
窗外芭蕉窗里灯 。
此时无限情 。
梦难成 。
恨难平 。
不道愁人不喜听 。
空阶滴到明 。
长相思(二首) 万俟咏 雨 一声声 , 一更更 。
窗外芭蕉窗里灯 ,  此时无限情 。
梦难成 , 恨难平 。
不道愁人不喜听 ,  空阶滴到明 山 驿 短长亭 , 古今情 。
楼外凉蟾一晕生 ,  雨余秋更清 。
暮云平 , 暮山横 。
几叶秋声和雁声 ,  行人不要听 。
这两首词词意相近 , 写法与用韵相类 , 可能是同时所作 。
前一首词写听雨失眠之愁情 。
全词通篇不出“雨”字 , 而全是夜雨之声 , 愁人之情见于言外 , 极尽含蓄蕴藉、深沉委婉之致 。
词的上片 , “一声声”见雨之稠密 , “一更更”见雨不断绝 , 而失眠者侧耳倾听、长夜难熬的意态就暗示出来了 。
“窗外芭蕉 ”因雨击声而显其存在 , 又写出雨声之响亮呼应“声声”字 ;“窗里灯”点“夜” , 体现“更更”意。
写“灯”写“芭蕉” , 俱是写雨之影响 。
“ 此时无限情”亦因雨而兴发了“ 梦难成” , 本来就愁苦 , 那堪风雨助人凄凉 , 平生心事一时百端交集 , 故觉“恨难平” 。
这雨不管“愁人”喜听也罢 , “不喜听”也罢 , 只是下个不停 , “空阶滴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