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枸杞的诗词

描绘枸杞的诗词

关于枸杞的诗词恶树杜甫独绕虚齐径 , 常持小斧柯 。
幽阴成颇杂 , 恶木剪还多 。
枸杞因吾有 , 鸡栖奈汝何 。
方知不材者 , 生长漫婆娑 。
枸杞井刘禹锡僧房药树依寒井 , 井有清泉药有灵 。
翠黛叶生笼石(上“秋”下“瓦”音同“皱”) , 殷红子熟照铜瓶 。
枝繁本是仙人杖 , 根老能成瑞犬形 。
上品功能甘露味 , 还知一勺可延龄 。
枸杞苏轼神药不自闭 , 罗生满山泽 。
日有牛羊忧 , 岁有少火厄 。
越俗不好事 , 过眼等茨棘 。
青荑村自长 , 绛珠烂莫摘 。
短篱护新植 , 紫笋生卧节 。
根茎与花实 , 收拾无弃物 。
大将玄吾鬓 , 小则饷我客 。
似闻朱明涧 , 中有千岁质 。
灵庞或夜吠 , 可见不可索 。
仙人倘许我 , 借杖扶衰疾 。
竹枝词(之四、五)黄恩赐六月杞园树树红 , 宁安药果擅寰中 。
千钱一斗矜时价 , 绝胜瘐田岁早丰 。
亲串相遗各用情 , 年年果实喜秋成 。
永康酒枣连瓶送 , 蒸枣枣园夙擅名 。
黄恩赐 , 字素俺 , 云南永北府(今永胜县)人 。
乾隆十七年(1725年)进士 , 二十一年(1756年)任宁夏中卫知县 。
在任期间 , 编修《中卫县志》 。
秋征肖如薰新秋呈霁色 , 塞草正在茸 。
杞树珊瑚果 , 兰山翡翠峰 。
山郊分虎旅 , 乘障息狼峰 。
坐乏纾筹策 , 天威下九重 。
肖如薰 , 字季馨 , 陕西延安人 , 明万历年间任宁夏总兵 。
咏宁夏属植物于右任枸杞实垂墙内外 , 骆驼草耿路高低 。
沙蒿五色斓如锦 , 发菜千丝柔似薏 。
比屋葡萄容客饱 , 上田婴奥任儿吃 。
朔主天府须栋梁 , 蓬转于思复而思 。
...
描写枸杞花的句子枸杞 , 宁夏人民引以为骄傲的红宝 , 生长于富庶的卫宁平原 , 却不与五谷瓜果急沃土 。
她固守贫瘠干旱区域 , 扎根于硝碱壤 , 沙砾地 , 吸取少量的水份 。
仿佛志土受困厄于沟壑之中 , 这生存境遇的尴尬 , 极需天性的顽强与坚韧 , 极需达人事知天命的洞见 , 来固守自我 , 进德修业 , 情不随境迁而志不为贱移 。
所以能器守非凡 , 志向坚定 , 无怨无悔 。
枸杞花小 , 色淡而味薄 。
待春季里光暖花开 , 群芳争艳 。
独枸杞花黯然无语 , 独向一隅 。
不求语言表达 , 不与凡卉竟虚色争春宠 。
此乃君子重实学而轻虚名也 。
至炎夏则果实满枝、光华四射、万绿丛中繁星密缀 , 犹似银河自九天而落花流水 。
以凡俗之见 , 此时应功德圆满安享尊荣了 , 然而却不矜不夸 , 闲待采摘 , 静存功密 , 秋去冬来 , 草木摇落 , 万象凋败 。
独枸杞园里春色犹存 , 果红枝绿 , 静待霜雪 , 以求得生命的完善 。
拙诗云:“敢与松梅竟高格 , 我亦处士谁人知?”将一腔赤诚心情仰慕之意献于故乡的枸杞 。
才虽陋笔虽拙 , 于枸杞之人文精神未能穷尽 , 然赤子牵念故乡之情 , 也会然倾泻于笔端了 。
东坡居士评论枸杞:“根茎与花实 , 收拾无弃物 。
”大文豪惜墨如金 , 却给予如此之高如此之盛赞 , 足见生平必得益枸杞根茎花实的种种好处 。
想来他那光耀千秋之著述也未尝不是得助于枸杞的灵性妙用方能文思涌动 , 流光溢彩 。
如者不信 , 且看医学圣典《本草纲目》作如何记载; “春采叶 , 名天精草;夏采花 , 名长生草 , 秋采子 , 名枸杞子;冬采根 , 名地骨皮 。
” 天精草能饮茶 , 饮之可益智、强精、降压 , 滋肝 , 以及预防各类常发性疾病 。
果肉的入食泡酒 , 犹为源远流长 。
食之则“气可充 , 血可补 , 阳可生 , 阴可长 , 风湿可去 , 有十全之妙矣!” 地骨皮入中药 , 为扶正固本、滋神之必须品 , 又以苍古道劲天成位列根雕上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