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清明寒食( 二 )


____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16、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
____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1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____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18、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
____白居易《寒食野望吟》19、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
____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20、残杏枝头花几许 。
啼红正恨清明雨 。
____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21、万条千缕绿相迎 。
舞烟眠雨过清明 。
____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22、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____程颢《郊行即事》23、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
____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24、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
____王禹偁《清明日独酌》25、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____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26、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
____李冠《蝶恋花·春暮》27、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
____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28、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
____孟浩然《清明即事》29、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
____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30、清明天气 。
永日愁如醉 。
____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31、清明时节雨声哗 。
潮拥渡头沙 。
____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32、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____张继《闾门即事》33、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
____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34、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 。
____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35、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 。
____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36、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 。
____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37、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
____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38、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
____韦庄《长安清明》3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
____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历代写清明节扫墓的诗?有关清明节的诗词非常多 。
中国是个诗的大国,诗人写诗讲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清明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诗兴勃发的节日 。
《岁时百问》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谓之清明 。
”此时,春雨绵绵,杨柳绽绿,桃李芬芳,让人变得多愁善感又意趣缠绵,因而,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
可以说,清明是扫墓的清明,踏青的清明,也是诗歌的清明 。
清明扫墓,是我国历史悠久、祭奠先人的民风习俗 。
写扫墓者悲痛心情最真切的,则非宋代诗人高菊涧的《清明》莫属,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
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春意盎然,美景如画,但故去的亲人却无缘享受这大好春光,实在令人黯然神伤 。
苏轼的《江城子》词也是清明悼亡诗中的杰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古诗词中清明寒食】

夜来幽梦忽还乡 。
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这首词纯用白描,自然真切,毫无斧凿之痕,全词句句有声,催人泪下 。
一代豪放派词人竟能写出如此缠绵婉约的词句,可见其对亡妻的思念之深 。
黄庭坚的《清明》别具一格:“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诗人由清明扫墓想到人的生死问题,进而有感于人的价值,表现了诗人旷达之中包含的郁勃、不愿与俗沉浮的兀傲之气和对仕途贤愚混杂的愤懑之情 。
清明又名踏青节,最宜外出郊游 。
清明踏青的习俗,据考证起于唐,盛于宋,时人谓之“游春” 。
唐、宋均是诗词鼎盛的朝代,故留下了更多传世之作 。
唐代诗人顾非熊的 《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 。
”摄下了万家车马出动,领略“芳菲莺自啭”的暮春风景 。
宋代吴惟信的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