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比喻

诗词中的比喻

一句古诗词中比喻用“愁”的诗句 是什么?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
追赠少师,谥忠敏 。
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
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
1161年,辛弃疾自22岁率领2000多家乡父老兄弟起义抗金,便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20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可是,他中年却屡屡蒙受谗劾,赋闲20年,直至忧愤而死 。
从1181年到1207年,他基本上是在上饶带湖和铅山瓢泉过着闲居的生活,其间有6年时间被起用又被罢官,来往于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任上和带湖、瓢泉之间;而居带湖亦时往瓢泉小住 。
瓢泉,是这位爱国词人南渡后的最后归宿地 。
古诗中运用比喻的诗句【古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的诗句】(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 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龟虽寿》曹操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李煜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青玉案》贺铸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马诗》李贺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出处:贺知章《咏柳》) (7)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 《忆江南》 白居易(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 (10)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
大似翻鹅毛,密如飘玉屑 。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1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13)落月挂柳看悬蛛----《舟中夜起》(14)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注:本体有“人”与“事”,喻体为“秋鸿”与“春梦”,比喻词是“似”与“如” 。
诗中运用比喻,产生了明朗的美感 。
(15)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种茶》注:前者以安然居高堂的“白衣仙人”借喻在大雨成灾、民不聊生之时不体察民情而一味过着纸醉金迷生活的朝廷命官们,讽刺入木三分 。
后者以茶困于茨棘、丛翳来借喻诗人自己为奸佞小人所不容,含意深远 。
两者皆具含蓄美 。
?(16)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
--《百步洪二首》(其一)注:连用兔走、鹰落、骏马下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与露珠翻荷七个比喻来形容轻舟在急流中飞驶之快 。
(17)万人鼓噪慑吴侬,犹是浮江老阿童 。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注:以万人鼓噪与浮江而来的晋王浚的水师,比喻钱塘江潮的雄壮气势;(1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19)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20)西湖虽小亦西子 --《再次韵德麟新开西湖》注:以春秋末年越国美女西施分别比喻天然妩媚秀丽的杭州西湖与颍州西湖,极有韵致 。
【古诗词中的一个完整的比喻句】作业帮年代:唐 作者:朱湾 作品:长安喜雪 内容: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
全似玉尘消更积,半成冰片结还流 。
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 。
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
年代:唐 作者:焦郁 作品:春雪 内容: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 。
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 。
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