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诗词( 三 )


“却看”就是“回头看” 。
“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
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 。

【喜诗词】

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 。
“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 。
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 。
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 。
“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 。
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
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 。
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 。
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 。
“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 。
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 。
“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 。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 。
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
表达喜悦心情的诗句诗中喜 1、韦庄《长安清明》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2、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3、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山雨夜来涨,喜鱼跳满江.4、薛莹 《中秋月》三十六旬盈复缺,百年堪喜又堪伤.5、王昌龄 《万岁楼》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6、张仲素 《塞上曲》卷旆生风喜气新,早持龙节静边尘.7、韦元甫 《木兰歌》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8、冯延巳 《谒金门》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9、司空图 《故乡杏花》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10、王绩 《初春》春来日渐长,醉客喜年光.
古代喜悦诗词代表,急死啦,大哥大姐展开全部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唐·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五代·李煜《相见欢》 4、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
肠断白苹洲 。
——唐·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忆江南·其一》...
我要一些有内涵的诗词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