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泥塑人物诗词( 三 )


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 。
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
地区与分布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自张明山先生首创,流传至今已有180年历史 。
泥人张彩塑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能真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用色敷彩,典雅秀丽 。
泥人张彩塑适于室内陈设,一般尺寸不大,约40厘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 。
它所用的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揉而成的“熟泥” 。
经艺术家手工捏制成型,自然风干,再施以彩绘 。
无锡彩塑相传已有400年的历史 。
经艺人世代艺术实践,创造出享誉世界的惠山泥人 。
惠山泥人品类丰富,分为粗货、细货两大类 。
粗货又称耍货,主要以吉祥祈福为题材,采用模具印坯,手工绘彩,其造型夸张,线条简拙,整体丰硕稚胖,彩绘用笔粗放,色彩对比强烈 。
主要供儿童玩耍 。
细货是以手捏为主塑造艺术形象 。
内容大多以戏剧题材为主,故称手捏戏文 。
也捏佛像和反映现时生活的作品 。
一件作品从脚捏起,从下到上,由里到外,分段组合,一气呵成 。
在彩绘上则以细腻的笔触,从头到脚,从人物表情到衣服褶裥作精致的描绘 。
手捏戏文再现了戏剧演出的典型场景,突出戏剧人物的瞬间神态,造型生动,色彩艳丽悦目,装饰精美,历久不衰 。
是人们家居的装饰品和送礼的佳品 。
高密泥塑 高密泥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隆庆,万历年间,这里的农民就自己设计用泥做成一种叫“锅子花”(也称泥墩子)的焰火出售.后来又把装火药的泥坯塑成娃娃型,焰火放过以后,再当玩具或装饰品摆设.最后这各泥塑的品种逐渐增多,有“老虎”“狮子”“猴子”“小狗”“小猫”“鸡”“鸭”等动物,也有“白蛇传”“孙悟空”“牛郎织女”等传奇故事,并且涂以各种颜色,使其生动活泼.从此,泥塑不再是焰火的附属品,而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手工艺术品了.到清朝乾隆年间,聂家 庄泥塑又借鉴了杨家埠年画的艺术特点,在表现手法上和着色上有所创新,且逐步增加了音效和局部动作,吏声音,色泽.动作融为一体.每逢山集,庙会都有卖泥玩具的.民间流传着“孩子哭.找他妈,他妈买个泥娃娃,逗得孩子乐哈哈”的民谣.可见当时泥玩具深受孩子们的欢迎,现在它已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保留下来,并多次在国内外展出
写人物个性的文章人物传记是人物志的主体,是地方志中的重要内容 。
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二个:其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 。
(一)人物传记的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生命 。
“志属信史”,志传和史传一样,必须真实可靠,符合历史事实 。
对人物的记述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是一,二是二,功是功,过是过,不虚构渲染,不隐恶扬善,不拔高溢美,不贬责降低,据事“直书”,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形象真,以真取信,以真感人 。
只有做到“情真而不诡”,“事信而不诞”,才能有益于人,传之久远 。
怎样保证人物传记的真实性呢?一、广集资料,反复考证 。
要使传记真实可信,首先必须全面搜集、占有丰富翔实的资料,使传记所反映的人物生平事迹准确无误,完整无缺 。
这些资料一般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的内容:(1)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 。
(2)人物的生卒年月 。
(3)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 。
(4)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 。
(5)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 。
对于收集的大量资料,又要细心鉴别,严格选材,作一番“弃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考证工作,严格坚持史实的可靠性、准确性 。
这样,才能为社会所公认,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
如果史实错了,立论也就不正确了 。
因此编写传记时,一定要占有丰富、翔实、真实可靠的资料后,方能动笔 。
梅林为了写作《马克思传》,用了几乎二十年时间,搜集并深入钻研有关马克思的资料 。
司马迁写《史记》,经历了十年,如果加上他搜集史料,调查研究所花去的时间,可以说一部《史记》倾注了他的毕生精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