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沧州的诗词( 三 )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节选)2、原文: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
执子之手,与子共著 。
执子之手,与子同眠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执子之手,夫复何求?赏析: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一句,毛《传》训“契阔”为“勤苦”,郑(郑玄)《笺》则发挥其意,谓“从军之士,与其伍约:‘死也、生也,相与处勤苦之中,我与子成相说爱之恩’(沙场上军士之间相互勉励约定相互救助的盟约 。
不管遇到什么危难,我们都不要独自跑掉而不顾对方) 。
”钱锺书在《管锥编》中评价说:“《笺》甚迂谬”,又指责其“穿穴密微”,并很幽默的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等句,比较《水浒传》第八回林冲刺配沧州临行云“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身去不稳”语,断为“情境略近” 。
3、《上邪》出自于汉乐府民歌 。
是一首情歌,是女主人公忠贞爱情的自誓之词 。
女主人公“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 。
《上邪》情感真挚,气势豪放,被誉为“短章中神品”,表达欲突破封建礼教的女性的真实情感 。
原文: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4、《 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 秦观的作品 。
这是一曲纯情的爱情颂歌,上片写 牛郎 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 。
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 。
此词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 。
原文:鹊桥仙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 宋代大文学家 苏轼公元1076年( 宋神宗熙宁九年) 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 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
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人生 。
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 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
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 。
描写兰花的诗句吴嘉纪《三月三日绝句》 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繁蕊争开修禊日,游人正是到家时 。
朱彝尊《顾夫人画兰》 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 。
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
王士慎《冯女郎画兰》 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 。
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
石涛《墨兰》 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 。
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
《墨兰》 丰骨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背笑惊人 。
自家笔墨自家写,即此前身是后身 。
《墨兰》 撇开瑶草点春星,倦想黄庭梦亦听 。
叶下穿云交半面,世间何句得全青 。
信他寒谷无边醉,簪我衣裙没骨丁 。
相勘凡花痴不了,纵浇尘土有馀馨 。
爱新觉罗.玄烨《秋兰》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