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酒令诗词( 五 )


古人喝酒爱用酒令,古代酒令有什么讲究?中国酒令名目繁杂,无法精确统计到底有多少种类 。
据清代俞敦培著记载,大体分为四大类,即:古令、雅令、通令、筹令 。
(麻国钧 麻叔云编著)则分为:覆射猜拳类68种;口头文字类348种;骰子类128种;骨(牙)牌类38种;筹子类78种;杂类56种等六大类,计726种 。
现分别举例概述如下 。
1、雅令和通令我国的酒令五花八门,大致分雅令和通令两大类 。
见于史籍的雅令有四书令,花枝令、诗令、谜语令、改字令、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快乐令、对字令、筹令、彩云令等 。
酒令雅令的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续令,所续必在内容与形式上相符,不然则被罚饮酒 。
行雅令时,必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 。
例如,唐朝使节出使高丽,宴饮中,高丽一人行酒令,唐使即应对曰:“许由与晁错争一瓢,由曰:‘油葫芦’,错曰:‘醋葫芦’” 。
名对名,物对物,唐使臣应对得体,同时也可以看出高丽人熟识中国文化 。
《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到鸳鸯作令官,喝酒行令的情景,描写的是清代上层社会喝酒行雅令的风貌 。
唐代传奇《申屠澄》记载了一则关于雅令的动人故事 。
布衣秀才申屠澄赴任县尉,风雪阻途,夜投茅屋 。
好客的主人烫酒备席,围炉飨客 。
风流才子申屠澄举杯行令:"厌厌夜饮,不醉不归",引用《诗经》句行雅令 。
不料话音刚落,坐在对面的主人之女就咯咯笑了起来,说:"这样的风雪之夜,你还能到哪里去呢》"说完,少女多情地看了申屠澄一眼,脱口出令:"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申屠澄听后,惊叹万分 。
他知道少女是用《诗经· 郑风· 风雨》里的诗句,隐去"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后两句,说明少女已含蓄而巧妙地向他表达了爱慕之意 。
于是,申屠澄向少女的父母求婚,喜结良缘 。
四书令,是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的句子组合而成的一种酒令,在明清两代的文人宴上,四书令大行其时,用以检测文人的学识与机敏程度 。
花枝令,是一种击鼓传花或彩球等物行令饮酒的方式 。
唐白居易的《就花枝》诗曰:“就花枝,移酒海,令朝不醉明朝悔 。
且算欢娱逐来,任他容鬓随年改 。
”徐某《抛球乐辞》:“……灼灼传花枝,纷纷度画旗 。
不知红烛下,照见彩球飞 。
”可见唐人饮酒击鼓传花递球的场面何等热闹 。
《红楼梦》七十五回就有一段“花枝令”的描写 。
筹令,是唐代一种筹令饮酒的方式,如“论语筹令”、“安雅堂酒令”等 。
后者有五十种酒令筹,上面各写不同的劝酒、酌酒、饮酒方式,并与古代文人的典故相吻合,既活跃酒席气氛,又使人掌握许多典故 。
“如孔雀开樽第一”;“孔融诚好事,其性更宽容” 。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
得此不饮,但遍酌侍客,各饮一杯 。
至于“牙牌令”,是唐代筹令的一种变异形式,它与安雅堂酒令相似,也盛行于明清 。
《红楼梦》四十四对牙牌令作了精彩细致的描写 。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 。
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因此较流行 。
但通令掳拳奋臂,叫号喧争,有失风度,显得粗俗、单调、嘈杂 。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 。
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因此较流行 。
但通令掳拳奋臂,叫号喧争,有失风度,显得粗俗、单调、嘈杂 。
民间流行的"划拳",唐代人称为"拇战"、"招手令"、"打令"等 。
即用手指中的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相加后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 。
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 。
划拳中拆字、联诗较少,说吉庆语言较多 。
如"一定恭喜,二相好,三星高照,四喜、五金魁,六六顺,七七巧,八仙过海"、"快得利"、"满堂红"(或"金来到")等等 。
这些酒令词都有讨吉利的涵义 。
由于猜拳之戏形式简单,通俗易学,又带有很强的刺激性,因此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中国古代一些较为普通的民间家宴中,用得最多的也就是这种酒令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