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书( 四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有哪本书包含了中国所有的诗词曲赋古现代全部都有的[古典-《中华诗词》读后感]对于一个诗词的爱好者来说,能填出词、作出诗无疑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古典-《中华诗词》读后感 。
我始终认为,在一定范围的基础上,某些束缚是可以抛开的 。
一辆火车发明出来之后,自第一辆到现在的火车,形貌已经大不一样;飞机如今也已经有了隐形的 。
所以我认为,诗词,也可以改变旧体的模式 。
诗词再怎么重要,也不能老停留在几百年前吧?我也相信,时隔几百年,也不可能再出一个苏东坡,也绝不会有第二个柳永 。
事实上,发展的定律是不进则退,经过千年的引证,诗词也是这样发展过来的 。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会比汉子更博大精深更有内涵,但可惜的是,偏是本国人,却似乎不屑自己的文字 。
在文化的前进之中,倒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事情,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过这样的傻事 。
遗憾的是,这种事情,依然还在发生 。
就我个人愚见,如果有人用旧体写出一部足可与《三国演义》抗衡的小说出来,我也不会承认这部书的价值与辉煌 。
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人做到的事情,你几百年之后再重复一遍,还在那洋洋得意,我实在觉的那是很可耻的 。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铁青在第十七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及中华诗词学会济阳工作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指出:“《21世纪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以普通话作基础,实行声韵改革 。
这是从语言发展现状出发,获得最大诗词效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必要措施 。
《中华诗词》杂志去年公布了两种声韵改革简表,一边试行,一边听取意见,准备经过认真研究,综合为一种试行简表 。
”我不知道这个消息会令多少人咬牙切齿,但无疑也有很多人感到欣慰 。
前后差不多等了一百几十年,才有新韵的概念出来,我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
但有这个概念总比没有好 。
其实也有人大叹生不逢时,因为许多古代的文人不拘一格的纵横无忌的用法也得到了今人的认可,抛却所有的格律模式,甚至韵体,依旧为人称道 。
但是如果你是现代人,你也这样的话,就会被批判为不懂装懂,会为人不屑 。
如果你跟我一样有点滑头的话,你当会说:“屁,老子写的是杂诗 。
”可是,大多数人却会选择沉默,然后退避 。
沉默,退避,这是普遍的现象 。
牧狼人先生曾与我说过这样的事情,某君“指评”他的诗是不懂装懂,我听了当即火冒三丈:“告诉他,你写的是七古、杂诗 。
”也许牧狼人的诗写的的确不好,但没有谁一开始就能弄个辉煌出来的 。
李白写了多少诗?全是佳作吗?在我不按格律之时弄出过许多词,很多人置评时也是不屑之极,后有位朋友一针见血为我辩白:去掉词牌名,就是他妈的诗 。
我当时要不是隔着个电脑,真想拥抱一下此君 。
这,才是真正的懂、也明白诗词之人 。
但是,这样的人太少 。
旧体诗,没有什么不好,就我认为,所谓的旧体、新体、律诗、杂诗等等乱七八糟的,完全是凭个人喜好 。
我喜欢吃辣椒,但浙江台州人不能吃辣,难道我能说他不懂吃?他喜欢吃海鲜,但是我几乎不碰这些东西,难道你能说我不懂吃?可笑至极的是,大多数人给的面子却是以自己的面子再给还自己 。
《中华诗词》说道:创作旧体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如《平水韵》 。
但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 。
为了便于读者欣赏、便于编者审稿,使用新韵的诗作,一般应加以注明 。
一般说来,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且容量大,这对于繁荣诗词创作应该是有促进作用的 。
但这并不妨碍继续使用旧韵,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则 。
而且,即使使用新韵,也可以使用比《中华新韵》更严、更细的韵目,这就是“宽不碍严”的原则 。
我们认为,声韵改革是一件大事,不是一蹴而就的 。
《简表》并不是十全十美的,通过一个阶段的试行,还要进行修订和完善 。
希望这个《简表》能够对广大诗词作者和爱好者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希望诗坛能够涌现出一大批使用新声韵的好诗,这是我们公布这个简表的根本目的 。
我虽然对旁人的看法不予置评,也不加理会,对其他人的规范、讲究也漠不关心,不过见《中华诗词》能说出以上的理念出来,却也忍不住有点点头示意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