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强壮古诗词( 五 )


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
重阳节习俗重阳节秋高气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 。
这实际上是一种野游,为我国人民传统的体育活动 。
赏菊 。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 。
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饮菊花酒 。
《艺文类聚》引《续晋阳秋》说:“世人每至(九月)九日,登山饮菊花酒 。
”据说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 。
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
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 。
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
插茱萸 。
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吃重阳糕 。
重阳糕,又叫“菊糕”、“花糕”,即古时的“蓬饵” 。
因“糕”与茱萸.“高”谐音,重阳佳节,不能登高而吃点糕,也可聊以自慰 。
据说封建时代,皇帝在重阳日还以花糕赐宴群臣 。
骑射活动 。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
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 。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
"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
孝女曹娥之墓...
描写春节习俗的古诗一、描写春节习俗的古诗: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1.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2.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3.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4.《爆竹行》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
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 。
二、有关其他节日的古诗:《鹧鸪天·旧日桃符管送迎》 年代: 宋 作者: 刘辰翁 旧日桃符管送迎 。
灯球爆竹斗先赢 。
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 。
梅弄雪,柳窥晴 。
残年犹自冷如冰 。
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
关于思乡的古诗词《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