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诗词歪改( 五 )


悠悠天宇平 , 昭昭月华度 。
开轩卷绡幕 , 延首晞云路 。
层汉有灵妃 , 仙居无与晤 。
履化悲流易 , 临川怨迟暮 。
昔从九春徂 , 方此三秋遇 。
瑶驾越星河 , 羽盖凝珠露 。
便妍耀井色 , 窈窕凌波步 。
始阅故人新 , 俄见新人故 。
掩泪收机石 , 衔啼襞纨素 。
惆怅何伤已 , 裴回劳永慕 。
无由西北归 , 空自东南顾 。
有关七夕的诗词歌赋七夕的诗句 民间有俗语说:“今日人间七月七 , 天上牛郎会织女 。
”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 , 俗称“七夕” , 相传是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时刻 , 又叫“乞巧节” 。
由于织女心灵手巧 , 在凡间曾把织布、绣花的技巧传授给妇女们 , 因此 ,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 , 趁着织女与牛郎团圆之时 , 女孩们为之祭拜 , 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 , 祈望美满幸福 。
在这样的晚上 , 遥望那条天河 , 让人想到了关于七夕的无数诗词 。
这一天 , 比泊来的情人节 , 更多了一种传统的、古典的韵味与诗意 。
这一天 , 我们古人总会望着银河两岸的牵牛星与织女星 , 想象着他们一年仅一夕的相会 , 该是如何的让人断肠 。
对着茫茫的星空 , 那些诗词 , 就喷涌而出了 。
关于七夕的诗 , 最为经久传唱的 , 应该是秦观的那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 , 飞星传恨 , 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 , 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 , 佳期如梦 , 忍顾鹊桥归路 。
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朝朝暮暮” , 这样两句 , 给了相爱却无缘的人多少安慰与期待 。
唯借烈酒万般思 奈惜丹桂空留香 玉盘轻舞寂寞纱 恐惊钩月随西下 今朝弦月梦相依 更鼓催促无人回 流水聆听相思语 折柳相送待七夕 年年七夕今又至 翩翩飞鹊各不同 银河渡桥人依旧 相思离苦化雨愁 和青鸟七夕诗 青云直上九宵去 鸟鹊相随银河里 话别牛郎织女情 七七相会泪如雨 夕阳不肯西山坠 绝唱千古无人比 银河天际开 , 相思两界来 。
鹊搭情义桥 , 雨诉别离愁 。
七夕诗 风雨七夕夜--啸之 七夕 , 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
吾生虽晚 , 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 。
情也成空 , 且作“挥手袖底风”罢 。
是夜 , 窗外风雨如晦 , 吾独坐陋室 , 听一曲《尘缘》 , 合成诗韵一首 , 觉放诸古今 , 亦独有风韵也 。
乃书于纸上 。
毕而卧 。
凄然入梦 。
乙酉年七月初七 。
啸之记 。
日暮晴空起墨云 , 无端又阻有情人 。
一生几度一良夜?泪若倾盆又一年 。
风雨七夕计已久 , 炎凉人事亦非鲜 。
年来惯作孤灯读 , 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啸之 一纸书成寄不成 , 远游长啸且徐行 。
登峰日落天辽莽 , 踏岸江流月半明 。
利欲功名似易水 , 家国儿女若浮萍 。
一年一度是七夕 , 一半有情半忘情 。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  千声玉佩过玲玲 。
别离还有经年客 ,  怅望不如河鼓星 。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 ,  新词传唱《牡丹亭》 。
伤心拍遍无人会 ,  自掐檀痕教小伶 。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天阶夜色凉如水 ,  坐看牵牛织女星 。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 ,  一别周年期 。
桑蚕不作茧 ,  尽夜长悬丝 。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 ,  唱罢厅红晚气凉 。
烟外柳丝湖外水 ,  山眉澹碧月眉黄 。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 , 皎皎河汉女 。
纤纤摸素手 , 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 , 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 , 相去复几许 。
盈盈一水间 , 脉脉不得语 。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  须邀织女弄金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