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诗词意思( 五 )


端午节诗词手抄报1、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
——苏轼《屈原塔》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
——杜甫《端午日赐衣》3、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4、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

【端午日诗词意思】

榴花不似舞裙红 。
无人知此意 。
歌罢满帘风 。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
酒杯深浅去年同 。
试浇桥下水 。
今夕到湘中 。
——陈与义《临江仙》5、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
——《上元竹枝词》端午的意义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纪念伍子胥的忌辰(因吴王夫差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於五月初五投入大江);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敬仰其诗其人,在五月初五诗人节与屈原合并举行纪念) 。
关于寿星的诗词关于寿星的诗句有:展开全部1.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
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2.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____郑燮《新竹》3.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
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4.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
____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5.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
____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6.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
____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7.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____陈寿《隆中对》8.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
____李白《行路难三首》9.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
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10.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
____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11.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
____杜甫《端午日赐衣》12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
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13.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
____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14.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龙 。
____赵汝愚《雨后送李将军还祠偕同寅饮一杯亭》15.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
____王逊《西夏重阳》1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____佚名《抑》...
端午节由来的故事,急用!▲端午节的起源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
一般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端午节源自于纪念屈原的活动 。
然而,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历史却比屈原的传说还要悠久 。
有学者据此推测,端午节或许另有起源 。
其中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对恶日的禁忌 。
端午时值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俗称“恶月” 。
所以《夏小正》上说:“(五月)蓄兰,菽糜”(蓄:积、聚 。
菽:采集 。
糜:蓄糜) 。
《大戴礼》上说:“蓄兰,为沐浴也” 。
沐浴的目的在于清洁,以禳除毒气,这是针对五月这个恶月所采取的积极预防的措施 。
在这期间的一切行事,也以安息静养为原则 。
《礼记.月令》:“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 。
同时,五月也有许多的禁忌 。
据应劭(公元178)的《风俗通?释忌篇》记载,汉朝就有“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的俗谚 。
而五月五日更是恶日之尤,除了忌“曝床荐席”外,甚至有“不举五月子”的谚语 。
《史记?孟尝君列传》就记载,孟尝君生于五月五日,他的父亲田婴打算把他丢弃 。
因为田婴相信:“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
这个恶日的忌,深植民心 。
宜到现在,还可以从许多端午节的习俗中,找出禳毒避疫的成分 。
第二种端午起源的学说由闻一多先生所提出 。
闻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指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 。
他首先引了吴均(公元467-520)的《续齐谐记》中的一段文字: 屈原五月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 。
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
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 。
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 。
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 。
此二物,蛟龙所惮也 。
”回依其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