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的象征意义是什么,龙在中国有哪些象征意义( 三 )


从此,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 , 对中国龙文化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龙的象征意义
对“龙”的象征意义历来有多种解释:一种观点是把龙看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的子孙因而是龙的传人;另一种观点是把皇帝喻做真龙天子,龙的形象因而被当成为封建皇帝的象征 。两种观点各有其合理处,但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地看待,才能准确把握“龙”的象征意义 。
中华民族的子孙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古代图腾和传说 。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和自己的氏族有一定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因而也被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 。龙是中国特有的图腾崇拜的产物 。据考古研究,以蛇身、马头、鹿角、鹰爪、鱼鳞等附和升华而成的龙图腾,是远古以来以蛇为图腾的华夏族 , 在与周边各种以马、鹿、羊、鹰等为图腾的各少数民族部落长期融合而形成的共有图腾 。在上古时代,龙就已经浓缩、沉积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期望信仰,成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图腾 。随着历史的进展,龙不断地演变和升华为一种共同观念和意识形态,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龙象征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也就和龙联系在一起 。于是,围绕龙产生了“感天而生”的传说,黄帝、炎帝、尧等中华民族的始祖都成了龙的化身 , 这样说来,中华民族的子孙就成了龙的传人 。
至于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又是怎样与皇帝结下缘而变成封建专制皇帝的象征呢?这固然与通天神兽的龙作为神的助手而被先民们崇拜有关 , 但更重要的是与中国封建社会皇权的特点有密切关系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是一个家国同构的宗法制的社会,家即是国,国即是家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皇帝把国家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 而龙又作为中华民族和古代中国的象征 , 因而在专制主义封建社会中,自秦始皇被称为“祖龙”,汉初刘邦时“龙”正式作为皇帝的代称出现后,历代帝王都认为“龙为君像”,于是他们都喜欢上了这个代表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把自己开始称为“真龙天子”,龙的形象便因此成为了皇帝的代表和象征 。随即一些带龙字的词汇也逐渐成为皇帝的专指词汇,如帝王未即位或在民间时(多指开国之君)称“龙潜” , 新王朝创立称“龙兴”,皇帝即位称为“龙飞” , 皇帝的容貌称“龙颜”,皇帝死亡称“龙驭宾天” , 即乘龙升天 。还有一些帝王热衷于以龙为年号,据研究者统计,在中国历史上 , 以龙字作年号的君王大约不下20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