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的由来,舞龙的由来

1、舞龙的由来1.舞龙起源于汉代 , 历经几代 。舞龙最初是一种祭祀祖先、祈求甘霖的仪式,后逐渐成为一种娱乐活动 。唐宋时期,舞龙是节日里常见的表现形式 。
2.舞龙,俗称耍龙灯,是起源于中国的汉族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之一 。舞龙源于古人对龙的崇拜 。人们会在每个喜庆的节日里舞龙,从春节开始,然后在二月 , “龙抬头”和端午节 。舞龙时 , 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进行,不断地展示出扭、荡、靠、跪、跳、摇等各种姿势 。因此,舞龙祈求平安和丰收已成为全国各地汉族人民的民俗文化 。
3.在古代,舞龙和舞狮是一年中大型节日的节目之一 。随着华人移居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舞狮文化已经遍布中国大陆、港澳台、东南亚,甚至欧美、澳新等华人集中的地区 , 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
传说 。
这里有一则传说,也可以说明舞龙纯是纪念,含有祭祀成分 。相传很久以前,苕溪岸边有个荷花村,村前有一个荷花池 , 池塘里长满了荷花 。
荷花看见儿子化成一条蛟龙飞上天空,大声呼喊 , 但蛟龙已经飞得无影无踪 。自此以后,苕溪两岸每逢干旱,小龙就来散云播雨 。当地百姓为感谢它,就从这个池中采摘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九百九十九叶花瓣,制作成一条花龙 。因为不到一千叶 , 父亲也叫百叶 , 所以取名百叶龙 。每年春节,老百姓就要敲锣打鼓来舞龙 。
舞龙的由来: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龙,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节也舞龙 。
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 , 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民俗文化 。
舞龙器材:
龙珠为球形,球体直径为0.33-0.35m,杆高(含珠)不低于1.7m 。龙头重量不得小于3kg,龙头外形宽不小于0.36m,高不小于0.6m,长不小于0.9m , 杆高不低于1.25m,龙头(含杆高)不低于1.85m 。
舞龙比赛通常以九节布龙参赛,龙身为封闭式圆筒形 , 直径为0.33-0.35m , 全长不小于18m,龙身杆高(含龙身直径)不小于1.6m,两杆之间距离大致相等 。

舞龙的由来,舞龙的由来

文章插图
2、舞龙的来历是什么?舞龙的来历:舞龙在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 。舞龙,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 。接下来就让带大家了解一下舞龙来历吧 。舞龙的来历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 , 但“舞龙”的习俗 , 相信是承继殷周“祭天”的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