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起源,中国农历是谁创造的?( 四 )


农历起源,中国农历是谁创造的?

文章插图
3、农历创始于哪个朝代问题一:农历历法始创于什么朝代?夏朝,即中国最早的历法夏历
而古代真正指导农时的二十四节气则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 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
明末清初不是什么朝代,而是历史上对那一时期的泛指,不过明后期和清前期的确有一段时间共同存在,在明灭亡后,南方出现的几个南明小朝廷也与清共存了一段时间,但最后都被清所灭
若阁下想知道具体时间的话,我认为应该是由明天启年间至清雍正年间,即公元1621年至1735年,如果是明亡后南明反抗清统一的时期,应该是是1644年—1662年
问题二:农历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农历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古代典籍和甲骨文中均多有记载,今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商代 。1912年中国官方开始采用公历,而农历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一直广泛流传于民间 。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 , 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 , 所以有阴历的成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 , 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 , 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 。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使用夏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农历(夏历)采用“定朔法”――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既反映了太阳热力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又反映了以月亮为主 , 加上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共振的周期变化,融阴月阳年为一体,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但因年久失修,大小月无定序 , 不时有2-4个大月、2-3个小月相邻 , 以缺中气之月为闰月,闰月游移不定 , 各年同名节气在格里历(简称格历)3-4天里波动,不便推算、记忆和使用 。傣历来源于古代夏历,19年7闰,采用“平朔法”――单月大,双月小,固定闰九月大 , 大小月相间定序,约5年改1个八月大,方便记忆和使用[1] 。本方案返扑归真,借鉴傣历 , 并加以创新,使阴月阳年更加规范 。1.置闰 南朝宋大明六年――463AD大科学家祖冲之制定的《大明历》 , 采用20组19年7闰插入1组11年4闰,计391年144闰;唐代李淳风的《德麟历》始改为“在缺中气之月置闰”,实际上仍保持19年7闰的基本格局,沿用至今 。傣历采用“平朔法”、单月大 , 双月?。?固定闰九月,比夏历早3个月,推测系从秦历脱胎而来 。返本归源,本方案借鉴傣历,并固定单月?。麓? ,闰六月(大月),以公元19的整倍数为闰年周期,按现行闰年次序 , 固定在第3、6、9、11、14、17、19年为闰年,但逢公元尾数333、666、000年份所在的19年7闰,免去后“8年3闰”,成为“11年4闰” 。本方案月均近似朔望月,年均近似回归年 , 固定闰六月 , 跟寒暑周期基本相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