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起源,中国农历是谁创造的?( 八 )


比如干支历(摄提)、夏历、商历(殷历)、周历、西汉太初历、三统历和隋朝的皇极历、唐朝大衍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有所作用 。
古人观察到了天象的运动规律,上古时代已采用干支纪元,据明代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确定干支为天皇氏时发明 , 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 。
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 。先秦时期,各地还有自己的历法 。秦与汉初时期使用秦历 , 闰月放在九月之后 , 叫做“后九月” 。
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安置在一年中不包含中气的月份来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 。汉武帝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 。
汉武帝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议造《汉历》,汉武帝元封七年历成 。是年五月改年号为太初(即为太初元年),并颁布实施这套《汉历》,后人以此称呼此历为《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 , 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是之前历法的366天 。
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 。
中华民国成立,采用西历,纪年采用西历或民国纪年并用,并欲废除中国传统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时,继续使用西历 , 以公元纪年 。
但保留中国传统历——夏历的使用,并于公元2017年颁布了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 。现行农历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计算,属于官方历书《中国天文年历》的组成部分 。
中国人晚上看月亮,发现每经过29或30
个日出日落(意思就是“天”啦),月亮就会由缺到圆再变缺变化一次 , 所以称之为1个月 。
而经过12个月,地面上的四季也会变化一次 。农历就是以月亮的运动来制定的历法 。
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 , 又名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也有称阴历的 。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 , 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 。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 。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 。称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称月小 。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不机械地安排 。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 。为此,通过每十九年安插七个闰月的办法回以协调 。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