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正义论》读后感怎么写?(11)


罗尔斯在开篇论述正义的作用时就直接认为 , 人类社会的第一美德有两个方面 , 一是真理 , 一是正义 , 并且二者是不可调和、决不妥协的 。其中 , 社会基本结构是正义的主题 , 人们在达成其他协议之前 , 首先要就社会制度的原则达成协议 。然而这种缔约不是一种实际的历史行为 , 而是在假定的原初状态中的选择的结果 , 它是互相冷淡的个人在无知之幕背后的选择 。下面 , 我想就“公平正义原则的原始状态和证明”进行简要分析 。
罗尔斯说过:公平的正义并不是一种完整的契约论 。因为契约论的思想显然可以扩大应用于选择一种或多或少完整的伦理体系 , 就是说 , 扩大应用于一种把不但对正义而且对所有美德也同样适用的原则包括进去的体系 。也就是说 , 正义即公平观以及它所体现的有普遍代表性的那类观点所涉及的范围是有限的 。而且可能有人会提出类似的结论 , 这些结论可能更加吸引和新颖 。然而要像罗尔斯一样 , 要证明这些具有相当普遍性的道德常识 , 尤其是具有理性上的说服力 , 却是异常艰难的 。因此 , 我们只是在意罗尔斯的结论是远远不够的 , 我们还要知道罗尔斯是如何证明的 , 即这些结论是怎样得出的 。只有这样做 , 我觉得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罗尔斯的思想;亦只有这样 , 才能够避免一些错误与批评 , 因为罗尔斯在正义论中的论证体系是非常严密的 , 逻辑性非常强 。
首先必须对原初状态要有正确的刻画 。原初状态相当于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然状态 , 它在历史上并不真实存在 , 它只是在思维中的一种状态 , 但是由它所得出的结论却对现实有巨大的作用和参考价值 , 我想这就是罗尔斯要提出原初状态的重要原因 。罗尔斯是这样定义原初状态的:“它是一种期间所达到的任何契约都是公平的状态 , 是一种各方在其中都是作为道德人的平等代表、选择的结果不受偶然因素或社会力量的相对平衡所决定的状态 。”当然 , 原初状态必须具有一定的背景环境 , 而且也会有一些可取的限制 , 使我们排除受到偏见指引的偶然因素的察知 。
原初状态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公平的程序 , 从而使达到的每一个同意的原则都将是正义的 , 也就是试图通过程序上的正义 , 达到实质上的正义 。“我们必须以某种方法排除使人们陷入争论的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 , 引导人们利用社会和自然环境以适应他们自己的利益 。”基于此 , 罗尔斯假定各方都在无知之幕之中 。无知之幕中的各方并非一无所知 , 而是有所知有所不知 。他们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 也不知道他在先天的资质、体力、智力等方面的运气;甚至不知道他们的特定的善的观念或他们特殊的心理倾向 , 但是他们知道自己正在经受环境的制约 , 他们也具有选择正义原则所必须的一般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