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十 )


为了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机会均等,我在课堂练习、提问、作业方面设计了分层 。在课堂的提问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 。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选做题面向中上层的学生,提高题面向A层学生 。我对学生答错问题的情况因势利导,让其他学生帮助纠错 。这样不仅增进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机会,又能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评估 。我也在情感激励上给予分层对待,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常用“说的真好”、“你太棒了”、“说的太对了”以此来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以达到向更高层次迈进的目标 。在练习及作业环节,我也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类型的题目上 。第一层次为计算题,以C层学生为主,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部分;第二层次为简单综合题,可作为选做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能力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可作为提高题 。这样可以使B、C层学生有选择的机会,A层学生也有充分发挥的空间 。
当然,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也遇到几个问题要有待处理: 1、在对学生分层时,没有提前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有的家长认为,为什么我的孩子就是C层,他们对分层教学不理解,不明白分层教学的出发点是为了确保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先和家长沟通,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理解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歧视,在人为地制造“差距” 。
2、对学生分层时,不应该以分数作为划分依据,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兴趣、潜力等各方面的因素,而且不能一成不变,要做到“能上能下”、“能屈能伸”,保护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发展的眼光、公正的态度客观地划分学生的层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 。
3、在分层施教的过程中,应该更认真分析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状况、接受能力等情况,制定好不同的教学计划,准备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层施教 。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在整个小学阶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 。本学期数学教学是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 。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 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次课上,我在教学设计上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使学生建立“做数学”的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实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