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有毒吗,赤潮造成的危害有什么?

1、赤潮造成的危害有什么?赤潮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一、破坏生态平衡:
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 。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 , 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 , 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
二、破坏渔业:
赤潮破坏鱼、虾、贝类等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1、破坏渔场的饵料基础 , 造成渔业减产 。
2、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展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
3、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 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
4、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
三、影响健康: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 , 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 。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 ,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
扩展资料:
赤潮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 。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弃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 。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微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 。他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的食物中毒 。
至2008年为止,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过赤潮的危害,日本是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污染日益加剧 , 中国赤潮灾害也有加重的趋势 , 由分散的少数海域,发展到成片海域,一些重要的养殖基地受害尤重 。
对赤潮的发生、危害予以研究和防治,涉及到生物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物理海洋学和环境海洋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赤潮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对海洋生态、渔业水产、人类健康有危害,具体危害如下:
1、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 。当赤潮发生时由于赤潮生物的异常爆发性增殖,这种平衡遭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 , 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赤潮海域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增高、pH值增高、溶解氧增高、化学耗氧量增高 。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 , 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