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教学设计( 四 )


3、还看到了自己回答天帝的垂问:“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
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 。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上句“路长嗟日暮”,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 。一个“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徬徨忧虑的神态 。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 。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 。
4、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请看:“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 。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扶摇”,风名 。“九”是虚数,是多的意思 。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 。“蓬舟”,象蓬草那样飞旋轻快的小舟 。“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个神山 。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 。
5、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
不是的 。从上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 。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 。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 。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 。
6、小结:
这首词,“梦归”是关键,全词写梦境,笼罩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 。在风格上走豪放一路,为我们创造了开阔的意境 。梁启超评价这首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
五、拓展延伸
李清照是一位婉约派的女作家,她的《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声声慢》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 。这些词多半写闺情幽怨,它的风格是清新、含蓄、缠绵的 。其中《一剪梅》还编成了现代流行歌曲《月满西楼》 。我们不妨读一读,会唱的哼一哼,和《渔家傲》比较一下 。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