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优秀备课教案范文有没有?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
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想象解题,营造意境 。
1、简介边塞诗,引出课题《出塞》
2、齐读课题,诗题中的“塞”是什么意思?(边关、边塞)
3、看到这样的诗题“塞”,你想到了什么?用一个词描述、
(学生想象,感知边塞的环境恶劣、战事频繁、生死惨烈)
4、引出《出塞》诗句,齐读 。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
1、纠正读音:教 应读jiāo 。
2、古人吟诵讲平仄规律,我们也试着把一声当平声,这样的字音可以拉长,读的平缓;三声、四声当仄声,读的短一些 。学生试读 。
3、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还要根据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前面每两个字停顿以下 。
4、师范读 。师做手势,学生读 。学生读,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 。
三、读中想象,读出情感 。
1、再把诗读两遍,试着想一想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 。(学生自学,默读,思考诗的大意 。)
2、展开想象,读出情感 。
四、作业:诵读 第二课时
一、赏析
1.第一句:浮现
(在荒凉的边关,一轮明月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 。)
2.在“明月”和“关”前面加上“秦时”和“汉时”这两个时间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说明边塞上的战争经历了很长时间,经历了许多朝代,从未停止 。)
3.正确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边关” 。“互文见义” 。
4.引读: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只是这延续了千百年的战争,从未停止过 。5.第二句,
“人”指的是谁?(征人) 他们在那里?他们在干什么?
一句“人未还”让你想到了什么?(拓展思维,引导学生想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征途遥远、历尽苦难 。感悟诗歌的情感 。)
6.引读: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写这一句的?(体会诗人对征人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 。)
7.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一句,把这种情感带到字里行间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8.第
三、四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1) “龙城飞将”是谁?(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历史资料)
(2) 介绍阴山:阴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古以来以来是中原地区抵挡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阴山这边,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怎能任由侵略者的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