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说课稿怎么写?( 四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3、访导演
韩愈写作的目的只是为了讨论千里马问题吗?
嘲讽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 。
(四)课堂延伸
你认为韩愈的观点在当今社会是否还有意义,请以《假如我是千里马》为题小组讨论后,谈谈各人的看法 。
六、说板书
通过这个板书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何谓托物寓意 。
《马说》说课稿(二)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 。其时,作者出登仕途 。,很不得意,心情郁郁,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本文正是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可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 。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
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书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 。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本篇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使学生了解作者韩愈怀才不遇的情感,理解“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主题 。
3、明确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 。培养学生对人才的认识 。
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领悟作者饱满于字里行间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学习的难点 。
三、教学方法设计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 。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加强了课文的朗读环节,以语气作为切入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带动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强烈愤懑不平的感情 。
加强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开放式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等教学方法巩固学生的文学积累 。
四、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 。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