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说课稿怎么写?( 五 )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走进韩愈的生活经历,理解有才之人怀才不遇的痛苦,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文中洋溢的强烈不平和悲愤之情 。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 。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 。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 。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由《神雕侠侣》中杨过遇小黄马的经历导入 。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理解营造一个情感氛围 。
(二)诵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正音正字,注意停顿节奏和重音 。
2、领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体会文中11个“不”字的语气 。
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 。
4、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
教师提出讨论题:为什么韩愈会在文章中流露出这样强烈的愤懑不平之情?提示学生;联系韩愈的生活经历 。请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教师视学生交流的内容强调作者25岁已高中进士,但一直得不到重用的怀才不遇的经历 。从而明确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 。
5、细读第三段,体会“天下无马”、“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的语气 。
让学生理解有才之人怀才不遇的痛苦,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文中洋溢的强烈不平和悲愤之情,体会到明君对人才的重要性 。
6、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韩愈,齐读全文 。
本设计力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 。通过多层次诵读,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 。领悟作者饱满于字里行间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
(三)积累提升:
1、译读积累:分小组合作串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独立圈点总结出文中的重点词句 。教师提示学生研究“策、其、食”的不同用法 。
这个环节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学法,能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上来,成为课堂的主角